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61.
为研究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15种重金属含量,并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相对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各重金属在研究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Co、Rb和Th属于低分异; Be、V、Ni、Zn、Sr、Mo、Cd、Pb、Hg和U属于中等分异; Cr和Cu属于高分异。沉积物中重金属实测值与PMF模型预测值拟合曲线呈现较好相关性,PMF模型结果与铅同位素示踪结果相近,能满足研究需要。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化石燃料燃烧、农业活动和采矿活动,其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贡献率分别为35. 6%、32. 5%、11. 2%和20. 7%。  相似文献   
362.
九龙江流域地表水锰的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近年来河流湖库等地表水锰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威胁供水安全.本文于2016—2017年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开展水系沿程梯度调查及机理实验,结合历史监测资料综合研究,探明九龙江锰含量的时空分布与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九龙江锰的污染来源、超标成因与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溶解锰高值及超标站位集中在北溪上游矿区支流和干流部分水库,且主要发生在枯水期;上游矿区支流颗粒锰含量最高,随后从上游到下游沿程递减,且与总悬浮颗粒物(TSM)和pH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锰形态与pH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沿程变化,及培养实验中沉积物锰释放主要受控于pH的变化而非溶解氧的变化,推测九龙江地表水锰污染主要来自红壤颗粒的流失(特别是矿区和坡地),流域风化形成高pH(pH7.8)环境促进亚热带红壤颗粒富集锰,大量富锰颗粒进入pH逐渐下降的河流下游和电站库区后向溶解锰转化,从而导致锰超标.河流下游及库区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酸沉降、酸性废水排放、富营养化条件下有机物分解等.研究结果为我国地表水锰污染防控、饮用水安全保障与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3.
河长制在促进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长制平台在促进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可持续管理的关键突破口。本研究梳理了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利用河长制平台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并以跨界断面监测为技术衔接点,以完善跨界断面的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目标作为突破点,利用河长制的高位推动、组织体系和部门联动,从技术方法、监测体系和补偿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一是发挥河长制科技支撑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技术方法;二是发挥河长制部门协同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监测体系;三是发挥河长制统筹兼顾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364.
通过对长江泰兴段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分析,结合工业发展与环境管理力度,分析长江水质变化的原因,总结长江水质变化的趋势,提出保护长江水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65.
根据图们江流域特有的生态类型、特征及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趋势,将该流域划分成5类生态类型,对不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益建意。  相似文献   
366.
利用地球物理、地质、钻孔等资料,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作为主体,从莫霍面形态、古侵蚀面形态、断裂展布、火成岩发育特征等资料,解剖区域构造,对于油气勘探、天然地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7.
浓墨重彩书写辽沈环保华丽篇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开辽宁"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饱含着辽宁环保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更透射出辽宁环保工作的辉煌业绩:2010年辽河干流22个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污染明显减轻,年均值首次全部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09年下降4.5%,比2005年下降27.3%。  相似文献   
368.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判别方法,对陕西省三原县清峪河2006~2008年的3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计算和判别,并根据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的相关要求,以及案例区域的实际情况,对3个监测断面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质污染状况不断加重,以及周边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陕柴西监测断面已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等多方面要求,需要在实际调查和相关要求之下进行调整和优化;清峪河大桥断面和王店断面由于在3年间水质污染状况变化不大,并且,周边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现阶段监测断面的设置是基本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随着三原县污染源特征及位置的不断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两处监测断面的位置仍需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369.
引江入湖修复城市内湖方案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引水换水方案,通过对湖北黄石磁湖水和长江水的水质监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态浸泡实验,模拟换水工程,测定水质基本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引江入湖修复城市内湖生态环境方案的可行性。结论认为:采用江水湖水比例为1.5∶1,秋冬季节引水较为适宜;考虑磁湖内源污染严重,单纯的引水对湖水水质改善难以发挥最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可以采取有效的内源污染治理方案和引水方案并重对磁湖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70.
珠江广州段东朗断面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珠江广州河段东朗断面底泥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的总量,并采用五态分级法即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镉、铬、铜、铅在底泥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该断面底泥中镉、铬、铜、铅总量均高于全国湖泊底泥中的平均值,以广东土壤背景值为参照可以看出,东朗底泥中镉、铬、铜、铅含量分别为土壤背景值的84.0倍、8.1倍、29.2倍、7.0倍,底泥成为这些重金属的富集地。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9.29%,铬以铁锰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为54.51%,铜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量的53.17%,铅以碳酸盐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分别36.63%和36.35%。并采用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断面底泥中的镉、铬、铜、铅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镉潜在生态危害强,铬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铜、铅的潜在生态危害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