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33篇
综合类   1738篇
基础理论   214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357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场逐渐开拓,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大量的初中级制造加工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以及沿江航运及水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区内进口替代--面向区外市场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892.
我国水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宪法、水法)中“水流”/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国家将承担水管理与保护职责。目前,政府机构的水管理职责被分配在几个国务院部委内,形成了“九龙管水”局面,多部门多重管理造成部门间的职能交叉与重叠,各部门的政策效力在分歧与冲突中相互削弱,是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水管理的复杂性与水资源的多重价值与稀缺性,水管理不可能完全实现由唯一部门负责进行全权管理,而必须实现多部门的协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此,必须强化水环境的统一协调管理,加强流域管理、规划职能,剥离水环境管理权与监督权,确定相关水环境管理部门的合作义务。  相似文献   
893.
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在野外水文地质综合调查与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洪涝灾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4.
对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的主要工艺技术特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895.
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中国流域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水污染控制,公众参与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动员多方力量来调和多重利益团体的矛盾、监督企业环境行为、克服政府单方决策的缺陷。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未能有效发挥上述公众参与的优势,极需建立合理的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机制。基于政府、公众、企业之间的互约‘关系,提出了成立流域水污染控制协调小组,组织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力量开展协商、引导支持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逐步完善协调、监督、管理、激励的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互约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优化体制。  相似文献   
896.
进行流域的生态安全评价,对于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本文选择自然生态环境状态指数、人文社会压力指数、环境破坏压力指数,构建了青海 湖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提取了生态安全指标,对2000 年青海湖流域的生态安全进 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 年青海湖流域生态安全属于生态安全预警等级,流域生态安全面临着 较为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的负效应,也因此会影响到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流域的综合治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97.
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野 外实验、室内分析,以粗糙度、风沙流结构、输沙率等为指标,评估了人工治沙措施在青海湖 流域沙区的防风固沙效益。采取人工治理措施设置麦草方格沙障,配合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以或乌柳(Salix cheilophila)、沙棘间种,起到了明显的防风固沙效果。采取人工 治理措施的样地,近地表风速降低,粗糙度变大,输沙量减少,风沙流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98.
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严重污染事件后,强化了环境政策.在水污染控制法中从严制定了污水排放限制和水质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功地减少了污染.对"日本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的现状、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湖泊底泥的疏浚以及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减少支流负荷等流域综合管理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给出了进一步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9.
流域水污染防治若干重大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中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COD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全国COD排放总量较去年下降了3.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9.1%,部分水体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最近,环境保护部在山东济宁召开"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总结重点流域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全面部署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900.
《环境工作通讯》2008,(10):72-72
这次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总结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研究部署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刚才,山东、辽宁、河北、江苏4省环保局(厅)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辖区内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下面,我讲3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