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乌鲁木齐市采暖季首要污染物污染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及相关气象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首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2.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格局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高山栎是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树种,在藏东南林区大面积连续分布,对高山峡谷地带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和较大的生态效益.采用聚集度指标、以空间推时间法的Logistic方程和种群调节的乘幂函数拟合分别对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增长与调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幼苗多呈聚集分布,随着演替的进展,川滇高山栎种群的聚集强度减小;川滇高山栎种群增长的环境容纳量为15.2085m2hm-2,内禀增长率为0.614;种群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在胸断面积9.66m2hm-2处,种群在平均胸断面积46.23cm2(均胸径7cm)~198.723cm2(均胸径15.91cm)阶段自疏强度最大.川滇高山栎种群聚集强度随演替过程逐渐减弱,是种群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中自疏和自我调节特征的明显表现.Logistic方程即反映了生物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和环境容量限制的时滞效应这一重要特征,种群调节的幂函数拟合则有效刻画了生物种群在大量繁殖之后,随着个体增大,个体间资源竞争增强,种群内部出现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过程.图4表2参32  相似文献   
343.
344.
环球扫描     
<正>《自然》2014年8月7日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但这是对植物代谢的一个直接效应,还是由生长季长度(树龄)和植物生物质(体型大小)的变化所致的一个间接生态效应呢?Sean Michaletz等人建立了一个代谢比例理论来研究直接和间接气候效应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温度和水分供应在局部尺度上是植物生理和生态系统代谢的基本驱动因素,但在全球尺度上,气候植物生产力对气候的反应  相似文献   
345.
以硫酸烧渣强化酸浸提铁后的低含硫尾渣为原料,对硫化铵溶硫—热分解析硫的硫磺回收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硫化铵浓度、液固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热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对硫磺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铵浓度1.17 mol/L,液固比10 mL/g,在25℃下振荡溶解5 min,100℃下热分解120 min,硫的溶浸率和析出率可分别达到97%和99%以上。此优化既可有效减少尾渣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实现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346.
Pollutants that exist in anionic species are issues of concern in water treatment. Compared to cationic pollutants, the removal of anionic pollutants by adsorption is more difficult because most adsorbents carry predominantly negative charges in neutral and alkaline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a cross-linked chitosan derivative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and magnetic properties(QM-chitosan) was prepared and employed to remove chromium(VI) and phosphorus(V)(Cr(VI) and P(V)) from aqueous environments. The QM-chitosan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energy dispersive X-ray(SEM-EDX) and zeta potential.Batch experiments show that QM-chitosan can effectively remove Cr(VI) and P(V), and the main mechanism was believed to b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A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was fitted to describe the kinetic processes of Cr(VI) and P(V) removal.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both Cr(VI) and P(V) on the QM-chitosan were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isotherm equation.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V)(2.783 mmol/g)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Cr(VI)(2.323 mmol/g), resulting from the size of the H2PO-4ions being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HCr O-4ions.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QM-chitosan had a stronger affinity for Cr(VI) than P(V).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the QM-chitosan was evaluated, and high regeneration rates we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347.
膨胀蛭石同步脱铵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膨胀蛭石同步脱铵除磷能力,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氨氮和磷酸盐共存时接触时间、粒径、pH值以及温度对膨胀蛭石去除氮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蛭石具有较好的同步脱铵除磷性能,在pH值为7,温度为25℃条件下,用1.00g粒径为80~100目膨胀蛭石对100mL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为50mg/L和10mg/L的模拟污水处理4h后,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分别达79.4%和93.0%,两者吸附过程均明显表现为"快速吸附,减速平衡"二阶段特征。中性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最好,酸性或碱性条件有利于磷酸盐去除,温度升高,氨氮去除率下降,磷酸盐去除率上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膨胀蛭石对氨氮与磷酸盐的等温吸附线均较好的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348.
渗漏流失是旱地农田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上海市郊大面积旱地农田,雨季渗漏流失较为严重。基于氮素渗漏基本理论和当地农田管理习惯方式,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氮素流失规律,对实验地进行3种不同方式处理:常规施肥、减量15%施肥、不施肥。结果表明,不同深度不同形态氮浓度随施肥时间递减,并且其递减幅度有所差异,递减幅度大致为30>50>70>120 cm。在垂直方向上,氮素在50 cm处有富集的趋势。硝态氮占总氮流失比例较大,各种不同处理方式下其所占比例均超过70%,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占总氮的比值很低,铵态氮主要分布在表层,并受施肥的影响较大。减量施肥能够减小土壤渗漏水氮素的浓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49.
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了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2013年生长季的CO2通量,并分析了CO2通量动态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湿地2013年生长季累积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达-1 033257 g/m2,表现为明显的CO2的“汇”。各月NEE平均日动态虽有差异,但均表现为典型的“U”型曲线;各月均表现为吸收CO2,其中7月份月累积NEE值最小,为-274928 g/m2,而9月份最大,为-67440 g/m2;就生态系统呼吸(Reco)占生态系统总第一性生产力(GPP)的比例(Z值)而言,4月份最小,而9月份最大。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日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d)之间符合直角双曲线关系,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分别在6月份和8月份达到最大值;相对于土壤温度(Ts),4 m气温(Ta4)能够更好的解释NEEn和NEEd的变化;各月NEEn与Ta4之间符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在7和8月份,NEEn与Ta4之间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即Ta4的升高能够抑制NEEn的增大,而其余月份则为极显著正相关。各月NEEd与Ta4之间均符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而在4、6以及9月份,NEEd与Ts10及Ts30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就Q10值而言,除了7和8月,其余月份均呈现出Q10(Ta4)<Q10(Ts10)<Q10(Ts30)的规律。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和土壤盐度(Ss)是NEE的重要影响因子,二者与NEEn及NEEd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0.
刘泽珺  周少奇  马福臻 《环境科学》2018,39(3):1233-1240
采用原位聚合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半互穿网络水凝胶(PAAm/HACC semi-IPN)新型吸附剂(s-IPN 1.5)和(s-IPN 3),并用于吸附水体中的腐殖酸.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方法对吸附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腐殖酸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IPN 3的吸附效果要优于s-IPN 1.5.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一定的离子强度有助于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Sips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吸附剂在pH 7.0,离子强度0.01 mol·L-1,温度为298 K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可高达238.08 mg·g-1,吸附效果显著,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腐殖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