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2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62篇 |
综合类 | 542篇 |
基础理论 | 78篇 |
污染及防治 | 26篇 |
评价与监测 | 20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该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结合遥感(RS)监测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成果,指出:相比传统监测技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对矿区地表沉陷进行高覆盖、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动态的监测,但在实际应用中,D-InSAR技术会受系统本身因素、大气条件、地面植被、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随后发展起来的PS-InSAR、CR-InSAR及SBAS技术克服了D-InSAR技术的不足,却仍存在缺陷。随着RS技术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将传统监测手段与遥测技术进行优势互补,同时把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和表达优势的GIS技术与RS技术相互融合,可对矿区地表沉陷做出全新、快速、有效的监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253.
254.
文章为评估北方某稀土矿区地下水污染对生物的毒理损伤程度,首先调查了矿区2个地下水样点中重金属含量,其次系统性研究了受污染地下水对小鼠在"个体-器官-组织-细胞"水平的生物损伤程度及其相关性。综合结果表明:白云鄂博矿区地下水中主要污染重金属为Mn、Pb和Cr,尤其Mn含量超标严重,其中重金属在肝脏中积累量为Zn>Cr>Cu>Mn>Ni>Pb>Cd>Co,在肾脏中积累量为Cr>Zn>Mn>Cu>Ni>Pb>Co>Cd,且肝脏中蓄积的重金属Cu、Zn、Cd与肝体比呈显著负相关(r>0.8);肾脏中蓄积的重金属Mn、Cr、Co、Pb、Cd与肾体比呈显著负相关(r>0.8)。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形态学检测发现,矿区地下水对小鼠的肝、肾在组织和细胞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效应,且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损伤效应。结果表明该稀土矿区地下水中重金属会对小鼠肝、肾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物损伤。 相似文献
255.
256.
为了恢复和重建淮北矿区生态系统,提出了矿区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模式,使淮北矿区“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生产转型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使整个淮北矿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增长,矿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了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7.
以各年份发生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各年份发生事故等级、不同类型事故发生次数与单起事故死亡人数为指标,对淮南矿区2000~2012年间发生的281起生产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淮南矿区整体生产安全形势良好,但一般事故多发,其中顶板事故发生次数最多,而瓦斯事故造成的单起事故伤亡最大。据此提出,淮南矿区总体上应从深入贯彻现行政策措施、强化事故调查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总体事故防范控制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58.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9.
潞安矿区地处山西省上党盆地中部,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煤田总面积1 182.5 km2,地质储量2.08 Gt,现有五对生产矿井,年设计能力11.20 Mt,实际年生产12 Mt,公司所属各矿均有配套的洗选厂,年入洗能力为10.6 Mt;是以煤炭生产为主导产业,机械制造、发电、化工生产、建材、水泥等多业并举,综合配套发展的特大型现代企业。公司周边主要有钢铁公司、焦化厂等大中型企业,对矿区环境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60.
煤矸石是指煤矿在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洗选过程中排出的含炭岩石及岩石,是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鹤煤集团公司现有生产矿井8对,2001年实际生产原煤6.8 Mt。煤炭开采排出大量的矸石,至今已堆积成12座矸石山,累计堆存量达800余万吨,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如何将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是鹤煤集团公司亟待解决的课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也是国家积极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对鹤煤集团六矿煤矸石的研究,探讨鹤煤集团公司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