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7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324篇
安全科学   999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289篇
综合类   3160篇
基础理论   298篇
污染及防治   230篇
评价与监测   219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53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91.
吴菁京 《环境化学》2006,25(6):813-813
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定期举行“环境化学前沿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举办学术讲座.第一期论坛于2006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金明研究员主持,中心副主任江桂斌研究员作了题为“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江桂斌研究员的报告分为四大部分:(1)环境化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成就;(2)环境化学发展的机遇和前沿领域;(3)定型污染物研究进展;(4)如何向ES&T杂志投稿.在报告中,江桂斌研究员不仅就环境化学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将来的发展目标.江桂斌研究员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希望通过重点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争取把实验室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环境化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92.
SO2和O3动态胁迫烟草致病的暴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_2和O_3动态胁迫烟草致病的暴露试验陈锦云,兰志斌,苏珍山,曾军,王阳青(福建龙岩地区烟科所龙岩364000)关键词S)_2和O_3;烟草;气候斑点病,动态胁迫暴露THEDYNAMICSTRESSEXPOSURETESTONTOBACCOBLADE...  相似文献   
893.
894.
生物配体模型(BLM)同时考虑了水中金属离子的化学形态以及阳离子与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BL)上的竞争对其毒性的影响,能成功预测水体金属的生物毒性/有效性.最近,BLM呈现出向土壤环境中拓展的趋势,发展能预测重金属对土壤生物毒性的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正成为最新的国际研究热点.论文模拟土壤溶液,以土壤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Mg2+为例,通过单因素浓度控制-恒pH营养液培养-陆生植物根伸长抑制试验,定量探讨了不同浓度Mg2+存在下,铜离子(Cu2+)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的毒性.结果表明,Mg2+浓度升高显著减弱了Cu2+对小麦根的毒性,即呈现出保护效应.证实陆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阳离子对重金属植物毒性的保护效应,支持了BLM中阳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上存在竞争结合的假设,即BLM概念适用于陆生植物.定量分析表明,小麦根生长抑制的毒性效应指标EC50(以自由铜离子活度表示)与自由镁离子活度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pEC50(Cu2+)=-0.36(Mg2+)+6.47(r2=0.9976),Mg2+对Cu2+毒性的影响强度可以通过该方程进行预测.论文积累了重金属铜对典型陆生受试植物小麦的毒性数据,探讨了t-BLM的构建方法学,并为其发展提供了思路.联合了土壤理化性质、金属形态及生物积累和毒性效应的t-BLM,将提供一个环境风险评价和制定土壤质量标准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895.
《环境化学》2007,26(4):522-522
2007年5月23日,沃特世公司于马萨诸塞州宣布与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建“二噁英实验和监测网”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签订采购协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芳女士和美国大湖区八大州州长出席了签字仪式,沃特世公司化学分析高级市场发展总监James Willis先生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启风先生代表双方签字.  相似文献   
896.
897.
混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混合菌MBFH,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混合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MBFH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8.0、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基含糖量2%、相对接种量15%,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到88%.图5表4参9  相似文献   
898.
建立了土壤和小麦种子、茎杆中苯达嗪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剂量施药条件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的最终残留.苯达嗪丙酯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1.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7%—103.3%,变异系数为4.3%—16.4%.苯达嗪丙酯的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剂量施药条件下苯达嗪丙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d(北京)和3.1d(石家庄);当按推荐剂量施药时,小麦收获前10d,在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均未检出苯达嗪丙酯.  相似文献   
899.
改进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膜生物反应器 (MBR) ,并对其处理洗浴污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利用改进型MBR处理洗浴污水出水水质良好 ,COD <40mg/L ,LAS <0 .2mg/L ,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回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00.
菠菜对土壤中毒死蜱残留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玉伟  王静  叶志华 《生态环境》2007,16(4):1098-1102
农田土壤中农药污染是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的重要环节。采用盆栽法研究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spinach)对土壤中毒死蜱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毒死蜱能够被菠菜吸收,吸收量与土壤中的残留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r2=0.9538。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为3.74~67.7mg·kg-1时,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量为0.006~1.098mg·kg-1。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同,其降解速率也不同,半衰期从15.4d到44.4d不等。土壤中高毒死蜱残留时能够影响菠菜产量,造成单株重量下降;但不影响菠菜的出苗率,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土壤中含有毒死蜱残留,在正常情况不会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造成很大影响,产品符合我国食品中规定毒死蜱在叶菜类为0.1mg·kg-1的标准要求,但是蔬菜加工出口企业要关注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问题,以免生产出不符合进口国要求的菠菜产品。该试验研究为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和农田农药污染指标的设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