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7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324篇
安全科学   999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289篇
综合类   3160篇
基础理论   298篇
污染及防治   230篇
评价与监测   219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53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1.
夏汝槐 《环境技术》1998,16(6):15-18
介绍了SD412温湿度电脑控制仪原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912.
用纳氏比色法测定NH3-N时,在保证斜率不变(b=0.0037)的条件下,减少显色剂中HgCI2-KI三分之二的含量,聚乙烯醇做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和显色的稳定度,并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以KOH和酒石酸钾纳做缓冲溶液,并增加KOH一倍的含量,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掩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测定废水,先做一条件试验,确定氨氮废水的稀释比,是测定氨氮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13.
在电场和电解副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选定0.5mA、1.0mA、1.5mA和1.95mA四种电流强度作为不同的运行条件,处理时间24h,分别测定反应开始和结束时厌氧污泥上清液COD、NH4 -N和VSS,其变化率随电流强度呈抛物线型变化.用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时,电场对污泥参数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的工作电流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的最佳工作电流强度为1.5mA.反静电场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COD与NH4 -N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污泥的性质影响反静电场处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4.
光催化降解制浆漂白废水试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漂白废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氯代愈创木酚在TiO2作催化剂、254nm波长的紫外光作光源时,发生光催化降解反应,苯环特征峰在反应过程中逐渐消失。采用正交试验得到较佳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有机物的初始浓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其次是溶液的酸碱度,降解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光催化降解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器的循环流量等工艺参数。在初始浓度为0.05mmol/L、循环流量20L/h、催化剂用量250mg/L、pH值10、反应180min时,降解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915.
分析了湿热环境对装备的影响及机理,介绍了美国军标810C/D/E/F各版本中湿热试验程序的特点,分析了这些程序的变化过程及其对GJB 150/150A湿热试验程序的影响,指出了810F/和GJB150A的湿热试验的目的仅是用以加速发现装备湿热问题,不再模拟寿命期遇到的复杂的温、湿度环境,实际上是一种加速试验。  相似文献   
916.
钻爆开挖法洞室的施工点临近新完成结构体.爆破地震波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爆破试验中的监测结果和经验公式确定最大单响药量。结合二次减振和微差爆破技术的控制爆破方案.密集钻孔形成的孔排有效地削弱了穿越的地震波,单发单响的导爆管微差爆破方案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避免了地震波的叠加。根据施工中的爆破震动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确定爆破震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工程的实践表明结合爆破实验、控制爆破震动的施工方案和震动监测能保证保护目标的安全。  相似文献   
917.
大亚湾核电站余氯排放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亚湾核电站冷却水排放口及邻近海域海水中余氯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余氯的含量为〈0.01~0.04mg.L^-1,各季节平均水平为0.01~0.02mg.L^-1,冬季较高。余氯在海水中的形态为化合态。选择若干养殖经济动物进行了余氯毒性胁迫试验。以0.5为安全因子,余氯胁迫作用时间不超过30min时,游离斜 氯对平鲷、黑鲷仔鱼的安全容许浓度约为0.10mg.L^-1,对斑节对虾幼苗为0.  相似文献   
918.
对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活性污泥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条件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3-10,Cr^3 ≤20mg/L范围内,按铬与活性污泥重量比为1/600投加活性污泥,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19.
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河冰弯曲试验的试验方法,分析了河冰弯曲破坏的机理,提出了河冰弯曲破理论,给出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试验结果,分析了应力速率和冰温对弯曲强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随应力速率的增加呈马鞍型分布,随冰温的降低出现极值,在T=-1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20.
太原市大气扩散示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东、西两山夹峙,汾河南北中贯,地形北部较高,南部开放,西部有一缺口,是一个封闭不完全的盆地。风速较小,1971—1980年平均风速为2.5m/s,静风频率为24%。在无系统天气过境时,近地层气象十分复杂,城南和城北、河东和河西的地面风往往不同。 近年来,太原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我们于1985年10—11月在太原地区进行了大气扩散示踪试验,以期能对该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