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绝大多数农药是有毒的,或是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复杂。由于农药是常年性生产、季节性使用的商品,储存时间比较长,在储存保管工作中,如有不当,轻则出现农药变质、失效,重则发生农药泄露、污染环境、人畜中毒,甚至是爆炸燃烧等重大事故,因此,安全地储存保管农药是一项责任性很强,知识性和技术性也很强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2.
一种能使油库贮油罐、LPG(液化石油气)贮罐、危险品槽车、露天化工生产装置等储存容器表面温度降低并增大其安全系数的GTR系列吸热降温外用漆,最近在北京研究成功,并顺利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3.
城市雨水作为一种可回用的新兴水源,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雨水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水质变化和细菌复活的可能性,是保障雨水回用安全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不同储存方式下,雨水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据此,以屋顶雨水为对象,采用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作为雨水中典型病原微生物代表,探究了屋顶雨水在密封式和开放式两种不同储存方式下水质变化规律和细菌再生情况,以期为保障储存雨水的回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储存方式下的雨水水质参数变异性较大,但密封式储存下的雨水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低,因此水质波动变化较开放式储存小。具体表现为密封式储存条件下,水质指标如UV254、TOC、浊值度及NH4+-N等参数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然而,从细菌复活情况来看,密封式储存下雨水具有更高的细菌复活率,且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大肠杆菌显著复活。因此,为了确保雨水回用安全性,有必要考虑不同储存方式对水质和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细菌种类对水质变化的影响,以此采取针对性的措...  相似文献   
8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危化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属性,一旦储存不当,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消防救援机构应该加大检查力度,对危化品的储存场所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消除潜在的消防隐患,确保危化品储存安全。本文主要对易燃易爆危化品储存的消防监督检查要点进行分析,并探究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水平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消防救援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5.
酸奶酸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可是,酸奶品种繁多,不少人傻傻分不清。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菌种发酵而成的产品。从加工过程和储存条件等来看,有需要低温冷藏的活菌酸奶和可常温存放的经热处理的酸奶。那么,到底选哪种酸奶更好、更有益健康呢?  相似文献   
86.
尿液收集和储存过程中,其营养元素的变化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基于源分离厕所理念,模拟尿液收集过程,检测了新鲜尿液收储过程中的性质变化,测定了实验过程中3批次新鲜尿液以及1份经密封储存>60 d的陈尿的各项关键指标.结果 表明:不同尿液性质不同,陈尿ρ(TN)为7.6 g/L,ρ(TP)为286 mg/L....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序批操作与连续操作反应器中微生物利用基质的不同途径。结果表明,在连续操作中,反应器内的VFA及污泥中的糖原含量保持不变,葡萄糖被用于产生甲烷和微生物增殖,两者分别占进水COD的79.34%和20.62%。在序批操作中,当进水结束时,50.17%的葡萄糖被转化为糖原储存于细胞体内,反应器内的VFA、产生的甲烷及微生物增殖分别占进水COD的25.05%、11.56%和13.22%;当反应结束时,葡萄糖转化为甲烷和微生物细胞的部分分别占进水COD的78.13%和20.6%,积累的VFA及储存的糖原被微生物代谢。两种不同操作模式下葡萄糖的代谢途径不同,序批式反应器中由于糖原储存的存在,减缓了VFA的积累,为厌氧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8.
营养限制对厌氧序批操作反应器的影响及其恢复重建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序批操作反应器(ASBR)中营养物浓度限制对基质吸收和储存的影响及其恢复重建过程。结果表明,营养物限制条件下,发酵细菌表现为过量吸收基质并储存为糖原,形成隐性增殖以维持其细胞的正常结构和代谢功能;而甲烷菌由于无储存能力,其表现为活性逐渐降低。短期营养限制条件下(1个周期),基质中无磷时,储存量增加29%;基质中无氮时,储存量增加90%;基质中既无氮也无磷时,储存量增加26%。长期(31个周期)营养限制(基质中氮磷含量减小50%)下,胞内储存糖原量可高达正常状态下的4.8倍,但甲烷活性减少为正常状态下的17.78%。营养物限制对发酵细菌影响较小,对甲烷菌影响较大。将氮磷浓度恢复正常后,反应器的产甲烷能力恢复较快,出水COD经31周期后恢复正常,而胞内糖原在85周期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9.
赵卉  刘永祺 《四川环境》2008,27(2):60-63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和分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项目(CCS)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障碍和机遇。CCS被视为减少CO2人为排放量的选择方案之一,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技术面临着政策、成本和技术上的挑战。对这些国家而言,CDM几乎是发展CCS的唯一动机。本文分析了CCS作为CDM项目面临的项目边界、持久性、渗漏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次氯酸钠药剂在水务行业应用广泛,常被用作消毒剂,对于保障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近6年来次氯酸钠消毒剂在水务行业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不同性质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