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论文是一篇实用性质的设计,它是在有效论述原水对反渗透设施影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型热电厂中汽机乏汽中的凝结热,将乏汽中的凝结热率先加热除盐水后再用剩余热量加热原水使其达到反渗透装置的有效温度范围,它不但能节省因冬季加热原水所需要的蒸汽量和减少除氧器的蒸汽加热量,同时能有效的防止和杜绝因原水加热温度不稳定所导致的减产和停机停炉故障。本文的应用范围主要针对以供热为主的小型热电厂。  相似文献   
32.
水库水体热分层的水质及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为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库是人工筑坝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水体,其水质直接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揭示北京市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的秋季分层特征和细菌群落的垂直变化,于水体稳定分层期(秋季)在水库进行采样,应用16S rDNA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密云水库水体细菌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利用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揭示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密云水库水体温跃层位于水深20~30 m处,水温范围在15~19℃,聚类分析将7个采样水层划分为好氧区(上层)和缺氧区(下层)两类,温度、DO、pH在15 m以下逐渐降低,电导率、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总氮在15 m后发生显著变化,水体水质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2)RDA分析结果显示,上下水层的溶解氧、pH、电导率、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存在较为明显的垂向变化,是影响密云水库细菌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总细菌的数量随水深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其中好氧区细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T-RFs片段数明显高于缺氧区,说明秋季密云水库水体中细菌群落分布存在显著的分层现象.本研究探究了水体热分层对水库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可为预测水质变化和水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取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在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定量估算了非点源污染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养殖污染负荷最高,总氮占全镇总氮污染负荷的53.0%.其中规模化养殖占畜禽排泄污染负荷的66.5%;总磷占全镇总磷污染负荷的73.9%,其中规模化养殖占畜禽排泄污染负荷的66.5%.农村生活污染的总氮负荷占全镇总氮污染负荷的31.3%,总磷占全镇总磷污染负荷的15.8%.土地利用污染负荷最低,总磷和总氮分别占全镇总负荷的15.7%和10.3%.区域非点源污染损失折合人民币约407.57万元,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的40.7%;土地利用流失次之,占33.5%,其中63.2%的损失是耕地污染造成的;农村生活污染损失最小,但总氮损失达总损失的25%.氮、磷养分流失是主要的非点源污染形式,损失约占79.5%.土地废弃和泥沙淤积造成的污染对水库存在长期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4.
应用悬浮填料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用悬浮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原水预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停留时间、气水比、温度、浊度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夏、秋、冬季的中试运行效果表明:停留时间为60min,生物预处理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温度低于8.5℃,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浊度对本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气水比为0.375,足够满足生物预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35.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微污染原水挂膜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微污染原水挂膜过程的研究,讨论了在挂膜过程中NH4 —N,NO2-——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与生物膜上硝化细菌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和生物相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生物膜挂膜成功的判断依据;同时考察了前期不曝气对挂膜过程以及增加水力负荷对刚挂好的生物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由于连年干旱,密云水库面临着严重的水质和水量问题.为实现密云水库及流域的营养物集成模拟和预测,研究开发了以流域非点源模型、水体生态动力学模型和河流模型为基础的,在GIS、RS技术支持下的密云水库水环境模拟预测集成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是由WASP模型和EFDC模型耦合而成,流域非点源模型选用SWAT模型系统,该系统同时包括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模拟.研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进行参数识别.结果表明,实测水质数据基本位于模拟数据分布众数曲线上下,并基本落入了水质变量模拟分布80%置信度的置信区间内,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匹配较好.说明流域集成模型体系得到了有效识别并能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7.
密云水库水质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间,密云水库氨氮指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硝酸盐氮、总氮也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余各主要水质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均无明显变化.密云水库底栖动物共有摇蚊幼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3 大类,其中摇蚊幼虫和环节动物中的寡毛类为优势类群.密云水库的浮游藻类群落主要由硅、绿、金、蓝藻等组成.  相似文献   
38.
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煤系高岭石为主剂,氧化钙为助剂,酸浸一步合成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以黄河水为原水,通过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做絮凝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而且原水的pH值为5-9,去浊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高效氯化偶合絮凝剂对有机物含量较高原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氧化偶合絮凝法强化处理受污染湖水的试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效氧化偶合絮凝法对COD,SS,NH3^-N和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去除率分别高达85%、95%、87%和96%.出水COD,SS,NH3^-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1.4、1.6和0.9mg/L。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氯化偶合絮凝剂在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氧化絮凝协同作用.对胶体性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均有较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0.
密云水库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密云水库10年来环境变化的分析,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及资源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