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2篇 |
免费 | 568篇 |
国内免费 | 8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7篇 |
废物处理 | 92篇 |
环保管理 | 157篇 |
综合类 | 2175篇 |
基础理论 | 274篇 |
污染及防治 | 643篇 |
评价与监测 | 37篇 |
社会与环境 | 20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阴极催化剂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制备成本低廉、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活性高的阴极催化剂来替代Pt/C对于实现MFC规模化应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淀法,以三聚氰胺作为碳氮前驱物、以黑珍珠2000或乙炔炭黑作为碳源,外加醋酸亚铁作为铁前驱物,合成了两种铁氮掺杂碳纳米管/纤维复合物(FeNCB和FeNCC),作为MFC的阴极催化剂.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环电极分析FeNCB、FeNCC和Pt/C的ORR催化活性的差异,并用MFC验证其差异.结果表明,FeNCB性能与Pt/C相当,优于FeNCC,其催化路径是通过4电子途径催化氧还原反应;MFC-FeNCB性能略优于MFC-Pt/C,显著优于MFC-FeNCB有助于MFC的扩大化,其最大功率密度为1 212.8mW·m~(-2),开路电压为0.875 V,电池稳定电压为(0.500±0.025)V.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光谱、拉曼光谱等进一步分析显示,复合物中碳纳米管管径的大小、铁氮掺杂的类型和含量以及氧含量是引起制备的复合物催化氧还原性能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42.
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对氮素降解规律,对于土壤氮污染修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河北平原潮土中筛选出8种高效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所筛菌种进行16S r DNA分析,选出最适菌株通过固定化载体将菌种制成菌剂.探讨了用加入所筛菌种及拮抗菌的菌液和地表水分别滴灌小白菜对土壤中的氮降解产生的影响,并测定土样磷脂脂肪酸(PLFA)的值.结果表明:以硅藻土为载体硝化细菌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8%,硝态氮合成率为205%;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氨化细菌氨氮合成率为1 711%,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硝态氮降解率达到367%.加所筛菌液滴灌对土壤总氮和氨氮的降解效果较好,硝化作用也较强,加菌后土壤中微生物量明显增加,且更快到达峰值.对不同土样不同时间磷脂脂肪酸数据分析发现,在白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均产生了1次峰值,且加入所筛菌的先到达峰值.对于任丘和阜城土样来说,加入所筛菌后,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相应增多,对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所改善,微生物也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743.
利用HIDEN公司HPR40溶解气体质谱分析仪,通过实验探索和实际应用,建立了连续走航高频率同时测定海水中O2、Ar和CO2等多种气体的分析方法。通过选择硅树脂膜的循环水取样器、进样流量为220 mL/min、进样平衡温度低于海水2℃等实验条件,建立了船载连续走航系统,实现了利用膜进样质谱仪(MIMS)连续走航测定表层海水O2/Ar比值和pCO2。所用仪器稳定性良好,连续测定12 h大气鼓泡48 h后的海水样品获得O2、Ar和CO2的精密度分别为1.57%、3.75%和2.21%,O2/Ar的精密度为2.61%;该方法的重复性好,10 d内绘制7条CO2工作曲线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18%。应用该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19.8°N~20.8°N,114.7°E~115°E断面进行调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调查断面的生物氧过饱和量Δ(O2/Ar)为0.56%±1.02%,其变化范围为-2.52%至3.34%,调查断面的pCO2值为361.53±40.46μatm。该方法具有直接、快速、高时空分辨率测定多种溶解气体的优点,为认识多组分气体的高分辨时空分布格局,深入开展我国陆架边缘海生物过饱和氧、海洋群落净生产力和pCO2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4.
745.
国内甲醇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汽化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化生物处理法在国内甲醇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46.
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ATAD)技术,其具有污泥稳定与杀菌的双重功效,处理效率高,体积小、运行方便。经过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大部分病原菌被灭活,可以作为一种富养分、高质量的肥土应用于农田。文中对ATAD的工艺原理、流程、反应器构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7.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征和微生物相、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颗粒化反应器等。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几年发现的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过程 ,是生物膜特殊的生长形式。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较高的生物量和在高容积负荷条件下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良好生物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 ,取决于废水组成及其操作条件的选择。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 (internalcirculatesequencingbatchairliftreac tor ,ICSBAR )中易于培养出性能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748.
工业溶剂三氯乙烯 (TCE)是地下水污染物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氯代化合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以葡萄糖为初始基质时好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的可行性 ,以及以TCE为单一基质时的生物降解情况。微生物培养是在好氧条件下以驯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体。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时 ,葡萄糖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作为共代谢基质使TCE发生生物降解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32 12d-1,半衰期为 2 16d ;TCE可以作为单一基质发生好氧生物转化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2 6 2 4d-1,半衰期为 2 6 4d ;降解过程中无二氯乙烯 (DCE)和氯乙烯 (VC)等中间产物的形成 ;表明葡萄糖共代谢降解TCE的速率大于TCE作为单一基质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749.
750.
富氧尾气中NOx催化净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富氧条件下NOx催化净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