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6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725篇
安全科学   566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434篇
综合类   4911篇
基础理论   938篇
污染及防治   302篇
评价与监测   570篇
社会与环境   343篇
灾害及防治   35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新疆草地资源特征与生态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鹏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34-37
从新疆草地资源发生条件分析其多样性,对草地退化进行了生态分析,提出了草地生态恢复的生态置换理论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22.
四川汶川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2003年8月9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泥石流造成了1人死亡,10人失踪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泥石流是由于短历时高强度的大雨激发而形成的.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0.8m/s,泥石流洪峰流量为999m3/s,冲出物方量约为5万m3.茶园沟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的密度为2.18 g/cm3,含水量为10.7%,空隙率为28%,塑性界限和流性界限分别为18.8%和32.5%,一遇大雨或较长时间的降雨就极易形成泥石流.茶园沟属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中度危险的泥石流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受灾对象,即易损性的特性所决定的.茶园沟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措施,一是要实行封山育林,停止开矿弃渣;二是要提高公路桥梁的防洪标准,合理布局水利水电设施.  相似文献   
223.
如何实现广播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已成为目前广播电视网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审计,大多基于人工,不仅费时费力,且与先进的现代电视技术极不相匹配,接着对图像内容过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用反差、能量、熵、相关4个特征量表示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交互的动态规划法来进行图像对象分割然后利用相似度描述两个特征量的相似程度,最后以对黄色内容识别为实例,通过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定义好的特征库相匹配,监控包含不良人体图像信息的视频,实现对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  相似文献   
224.
安全生产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与管理等诸多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学科内容的复杂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实际是指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的效能正常发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效力正常到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效应正常体现,最终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得到正常的保障.从另一角度说,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安全产工作失效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225.
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杨帆  朱晓东  邹欣庆 《灾害学》2005,20(1):65-66,71
海岸带是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达区相互重叠的特殊环境地带.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是种类繁多,频次高,破坏性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易形成复杂灾害链等.本文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以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灾害区划与综合减灾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高科技应用相结合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26.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的生成环境、活动与破坏特征及震源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鹤岗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人为采掘因素和区内构造应力场的双重作用。在特定的构造物理条件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矿使井下断裂构造从稳定状态逐渐活动或蠕动,致使局部活化。矿震具有震源浅、对地表破坏强的特点。震源机制表现出断层的运动方式有走滑断层,也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相似文献   
227.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监测结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二五"末期上升5.8个百分点;地表水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7.4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9.0个百分点;酸雨污染程度减轻,海洋等环境要素质量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后续改善难度加大,全国仍有4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标,4.8%的国土面积发生酸雨,辽河和海河流域仍是轻度污染,部分河流污染较重,地下水以IV类水质为主,农村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县域生态质量为较差和差。总体来看,当前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逐年上升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的压力。  相似文献   
228.
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从太原市8个监测站点采集的大气降尘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和粒径分析,研究了降尘化学组分及降尘来源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太原市降尘的粒径大小受地理位置影响显著,呈现南部粒径大,北部粒径小的特点,且呈现秋冬季粒径偏大的季节特点,这与太原市降尘污染源的时空分布有关.此外,不同粒径大小降尘的化学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尤其是OC、SO42-和无机元素Ca、Si和Fe等组分.源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源对太原市各粒径大小降尘样品的贡献均较高(33.7%~37.5%).同时,建筑尘源(21.8%~31.6%)和钢铁工业源(5.1%~18.1%)对中粒径和粗粒径降尘具有显著贡献,燃煤源对细粒径降尘的影响也不可忽视(14.1%~22.6%).  相似文献   
229.
本文选取天津市的主要地表河流海河干流,以水质现状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相结合,研究了海河干流中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水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掌握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合天津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及海河干流的水功能区划,指出重金属污染程度主要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入海段市区段,并对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成因分析,为海河干流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及水体污染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研究入海河流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0.
蠡河底泥中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及菌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雍佳君  成小英 《环境科学》2015,36(6):2232-2238
从无锡市滨湖区蠡河底泥中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研究其在不同富集培养阶段TN、NO-3-N、NO-2-N、NH+4-N和COD动态变化,分析反硝化过程中气体释放总量、释放速率和成分,通过构建全长16S r DNA克隆文库研究其菌落结构.结果表明,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在阶段4时脱氮效果最佳,仅在9 h内,330 mg·L-1的TN负荷下,TN去除率达90.9%,NO-3-N去除率达100%,中间产物NO-2-N和NH+4-N积累量最少,分别为3.39 mg·L-1和16.64 mg·L-1,COD去除率达85%;释放气体260m L,气体主要成分为N2,同时还有少量的CH4和CO2等.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细菌属于Pseudomonadaceae科和Rhodocyclaceae科,为Proteobacteria门,OUT丰度分别为57.8%和31.6%,Pseudomonadaceae科是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