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4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054篇
基础理论   300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根据反硝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到一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株,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该菌株与生物活性炭污泥共培养,得到复合反硝化菌群,并对反硝化菌群的生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污泥生物显微照片呈不规则颗粒状,SVI为38~55mL/g,VSS为2.0g/L,无丝状菌存在;具有明显的反硝化NO3--N,NO2--N能力,容积负荷可达0.9kgNO3--N(/m3·d);单独NO3--N,NO2--N反硝化曲线基本相似,NO3--N,NO2--N共存基质反硝化过程存在底物竞争关系,但不发生NO2--N抑制反硝化效应;在DO<0.5mg/L条件下,反硝化效果良好;复合菌群可以在pH为9.3条件下发生良好反硝化反应而不受到pH抑制。  相似文献   
972.
以鲫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稀土元素(Gd和Y)在鱼体内脏各器官中的富集及其对肝脏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在鱼体各内脏器官中的富集顺序为:肝>胆>肾>卵>脾;Gd在鱼体各内脏器官中的富集顺序为:卵>肝>胆>脾>肾。二者在肝脏中的富集值均较高,在实验浓度范围中,稀士元素(Gd,Y)对鱼体肝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3.
选择了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青蒿(Herba Artemisiae Annuae)、飞蓬(Erigeron acer)3种田间杂草进行盆栽试验,其间用不同浓度的镉、铅溶液处理,最后测定杂草根系及地上部镉、铅量。结果表明:3种田间杂草无论是根系,还是地上部,镉、铅量都随处理液浓度增高而增高;3种杂草对镉的富集系数排序为:三叶鬼针草〉飞蓬〉青蒿;转移系数排序为:三叶鬼针草〉青蒿〉飞蓬;对铅的富集系数排序为:飞蓬〉青蒿〉三叶鬼针草;转移系数排序为:飞蓬〉青蒿〉三叶鬼针草。研究还表明,3种杂草对于镉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都远大于对铅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三叶鬼针草是镉的超富集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74.
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工程堆肥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时代,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3种处理方法的比较得出,以堆肥方式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合理处置,是达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规模化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75.
分别采用NaAc(R1)、NaAc+胰蛋白胨(R2)和可溶性淀粉+胰蛋白胨(R3)为碳源模拟生活污水,研究大分子有机物对除磷颗粒污泥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大分子有机物有利于除磷污泥的凝聚,随着大分子有机物含量的增多,除磷污泥的颗粒化速度依次加快,经过120 d的培养R3反应器最先实现颗粒化.系统稳定后,3个反应器中成熟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00、400和300 μm,SVI30在45 mL·g-1上下波动,R2和R3的大分子有机物系统中存在少量絮体污泥.所有系统对COD、PO43--P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5%和99%以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R1系统颗粒污泥密实,表面光滑,主要由球菌组成;R2、R3系统污泥表面呈毛毯状,R2系统污泥以丝状菌为骨架,表面附有大量球菌和杆菌,R3系统污泥由球菌、杆菌和丝状菌共同组成.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碳源的不同导致各颗粒污泥系统细菌群落呈现较大差异.NaAc易促进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生长,而胰蛋白胨和可溶性淀粉这类大分子有机物有利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生长.在属水平,Defluviicoccus这一偏好乙酸盐的传统聚糖菌为R1系统的优势菌群,而水解菌Cloacibacterium及发酵型聚磷菌Tessaracoccus为R3系统的优势菌群.各系统中均未检测到传统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相似文献   
976.
为削减水源水库中氮素的浓度,对西安市李家河水库沉积物进行富集驯化,筛选出以DechloromonasAcidovoraxVogesellaAzoarcus等为优势菌属的铁还原反硝化菌群FL6,探究了该菌群的铁还原及反硝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初始pH 7.00±0.2,温度30℃,以硝酸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条件下,菌群FL6具有明显的铁还原功能,且表现出高效的反硝化能力.在96 h时菌群FL6对总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9.56%、95.23%,且在反应过程中无中间产物的积累,同时nirS型反硝化基因被扩增检测到.响应曲面法(RSM)实验结果表明C/N比5.95,温度24.33℃,初始pH 5.88是菌群FL6去除总氮的最优条件,同时菌群FL6可以耐受低温条件.菌群FL6可以为贫营养水源水库利用无机电子供体强化生物脱氮提供菌源保障.  相似文献   
977.
沈阳市冬季大气颗粒物元素浓度及富集因子的粒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利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其中Na~Bi等40余种元素,讨论了沈阳冬季典型霾日、非霾日和除夕日元素质量浓度和富集因子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霾日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非霾日,粒径分布相似,呈双峰型,霾日更易富集细粒子.无论在霾日、非霾日还是在除夕...  相似文献   
978.
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我国形势尤为严峻.其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正逐步成为国际国内研究热点,并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环境中抗生素的富集、分离和监测研究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79.
为研究沙尘天气下典型大气污染特征,选择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简称"呼包鄂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呼包鄂地区2016年春季3月1日-5月31日的PM10与PM2.5数据,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后向轨迹模型研究了呼包鄂地区污染源的特征,通过富集因子法评估了人类活动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最终通过特征比值法对沙尘天气与非沙尘天气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①沙尘天气与非沙尘天气时,呼包鄂地区PM10、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均为Si、Ca、Al、Fe、OC、SO42-与NO3-.沙尘天气时,ρ(PM10)与ρ(PM2.5)的差值大于非沙尘天气,较高的ρ(Al)、ρ(Si)、ρ(Ca)说明呼包鄂地区受到较大的沙尘天气影响.②CMB受体模型源解析结果表明,沙尘天气时扬尘源对PM10与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59.3%、48.7%,说明PM10和PM2.5的主要污染源均为扬尘源.后向轨迹模式模拟表明,呼包鄂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其西北部地区.③元素Na、K、Mg的EF(富集因子)在PM10与PM2.5中均大于1.0,Si、Cu的EF在PM2.5中均大于1.0,但在PM10中小于或等于1.0;依据EF表征级别,自然因素对PM2.5和PM10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并且PM2.5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大于PM10.通过特征比值发现,ρ(Si)/ρ(Al)大于1.7且ρ(Si)/ρ(Fe)大于2.2可作为呼包鄂地区典型沙尘天气的界定.研究显示,呼包鄂地区春季受到较大程度的沙尘影响,这些沙尘主要来自其西北部地区,通过特征比值法可以对呼包鄂地区沙尘天气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980.
王晓锋  袁兴中  刘红  张磊  尉建军  岳俊生 《环境科学》2015,36(10):3662-3673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N循环受到植被覆盖和季节性淹水的影响,对三峡水库水质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进行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提高土壤N保持能力成为保护库区水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三峡库区一级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冲积潮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分布区采集狗牙根、香附子、苍耳以及玉米这4种典型植物根际、非根际土壤,分析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N赋存形态特征,并比较了不同植物类型根际富集效果,初步探究不同植物根际效应对消落带土壤N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植物根际土壤p H均低于非根际,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均高于非根际,且根际富集率表现为香附子狗牙根玉米苍耳;不同植物根际对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影响作用不一致;植物根际土壤中可转化态氮TF-N及其不同赋存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和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植物根际效应能够改变土壤N赋存形态及其对N循环的贡献率,但狗牙根和香附子根际土壤中TF-N占TN的比率低于非根际,而玉米和苍耳相反,表明消落带玉米和苍耳覆盖加快了N素向TF-N转化,不利于土壤N素保持;消落带土壤有机质、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可转化态N形态显著相关,是土壤N形态转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消落带狗牙根和香附子覆盖对土壤N素的保持优于玉米和苍耳,植物根际效应对消落带土壤N循环的影响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植物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