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本文以海南八门湾斑节对虾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提取方式及转移试剂的结果对比,优化海洋生物样品脂肪酸的前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提取,辅以正己烷和甲醇(含5% HCl)为转移试剂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且实验步骤简化,提取时间缩短。同时,该方法不会对单个脂肪酸产生选择性影响,可广泛用于海洋生物样品的脂肪酸提取。  相似文献   
22.
中国对虾血细胞包掩作用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鳗弧菌注射中国对虾,对其体内血细胞的包掩作用进行了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注菌的对虾体内,包囊产生于多种器官和组织,在释放颗粒的过程中,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的表面即发生变化,开始与周围细胞相粘接;在包囊中心是电子不透明的非结构团块;含吞噬泡的透明细胞也常被包围在包囊内,构成包囊的血细胞中细胞器趋于退化,在组织化学上表现为细胞中的RNA大为减少,色氨酸几乎消失;然而,包囊从开始形成起,就呈Chevrement铁氰化钾法强阳性反应,此反应可被Barnet碘液法封闭.推测这一现象与黑色素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3.
养殖对虾中抗生素的残留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通常被用于对虾养殖中防治虾病。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了抗生素在对虾养殖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1993—2016年间,已有9大类31种抗生素主要以药浴法和拌饵料口服法的给药途径应用于对虾养殖中。国内外对虾体内均有检出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且我国部分允许使用的抗生素(土霉素、恩诺沙星和磺胺类)含量超标,最高残留浓度比限值高一个数量级。水产品中的残留抗生素可能给食用人群带来潜在健康风险,目前其评价方法仍有限。对今后开展对虾体内抗生素残留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免疫血清和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 1000和1∶ 200;交叉反应和阻断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人工感染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和10份感染后外观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0%,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简单的优点,适合于现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5.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8个36 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饲料和水环境调控剂是输入氮磷的主要来源,两者在对虾单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7.8%和97.9%,在对虾混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1.8%~91.9%和96%~98.7%.养殖生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对虾单养组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23.4%和10.5%,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为50.5%和80%;对虾混养组中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36%~47%和14.8%~18.1%,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的28.1%~39.4%和72.3%~78%.C组为效果最佳组,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47%和18.1%,其中对虾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和16%,均大于其他混养组,且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研究表明,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明显提高了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减少了氮磷在池塘底部的沉积,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和罗非鱼(3 320尾/hm2)混养可取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孔玉梅 《环境科技》1996,16(1):78-80
本文阐述了虾池水质污染是导致虾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水质各项指标对虾养殖的影响;提出控制水质的方法和净化措施,并强调磁化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1993年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大量死亡原因教训和对策浅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今年,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发生了历年来最严重的死亡,引起了国家、地方政府与养虾有关部门的严重不安,水产界、环境界的专家、科技工作者的严重关注。大家看法不一,争议颇激烈。本着国家的事情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的精神,根据个人的调查、了解,就养殖对虾大量死亡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和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示踪法研究了^110mAg在对虾,罗非鱼体的积累,分布以及排泄作用。结果表明,浓集^110mAg的关键器官为对虾的内脏,罗非鱼的鳃,胃肠及肝胆,其浓集系数最高分别为1.6×10^3,1.4×10^2,6.5×10^2、9.5×10^1。^110mAg进入对虾,罗非鱼体内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摄食途径增加了动物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经过排泄实验表明:罗非鱼的鳃、胃肠及对虾的附肢、肌肉里的^110  相似文献   
29.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进行了热冲击及其与盐度、铜、氨联合对对虾仔虾和光滑河兰蛤的急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动物的起始致死温度(TL_(50))和最高临界温度(CTM)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度的降低,仔虾的耐高温能力明显降低,而兰蛤对盐度变化反应不明显;高温明显提高铜、氨对仔虾的毒性。也提高铜对兰蛤的毒性,但降低氨对兰蛤的毒性影响。仔虾对高温、低盐、铜离子及非离子氨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池塘浮游微藻优势种的变动规律,并结合养殖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微藻优势种16种,养殖前期优势种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Ua pyrenoidosa)、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微小多甲藻(Peridi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