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锅炉故障概况: 南平市某一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台SZL4-2.5-AⅡ锅炉2004年2月开始持续有半年时间出现正压燃烧,经多次整改无效(包括炉膛清灰、清焦,烟管、省煤器蒸汽吹灰,除尘器、省煤器清灰门及烟道系统法兰对接的缝隙漏风整改等),企业设备管理人员认为是因炉墙、隔烟墙及炉膛后拱大修后引起烟气阻力变大了,造成引风机引风量不够,而锅炉车间管理人员却认为是由于石膜除尘器运行五年后,烟气阻力变大了,需要整改处理,意见各不相同.该公司委托南平市锅检所对锅炉故障原因进行技术分析鉴定,以尽快排除故障,恢复锅炉正常生产供汽.  相似文献   
52.
一、事故概况 漳州市某厂一台SHF4-2.5蒸汽锅炉在使用中发现一根顶棚管爆管漏水,而紧急停炉.这台锅炉允许使用压力为2.5Mpa,平时使用压力为1.5~1.8Mpa左右,无任何运行记录,在爆管前无任何异常现象,运行压力约1.5Mpa;在有关人员到达后,把顶棚管上的耐火砖板拆除进行检查,发现18根∮57×3.5的20号钢管组成的顶棚管有10根存在不同程度的鼓包,管径胀大10~30mm之间,其中一根已爆管漏水,鼓包部位从炉墙边开始向上发展,长度约450mm的区域.  相似文献   
53.
一种新型快速密闭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快速密闭装置的化学组成、性能、特点及其作用 ,在实际矿井中进行了对自然发火巷道的封闭和模拟火灾的封闭应用试验 ,研究了快速密闭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快速密闭装置贮存稳定性好 ,使用该装置建立密闭墙 ,轻便快捷、密闭性优良。试验研究的结果为快速密闭在煤矿井下的推广及应用 ,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4.
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工湿地亚表层介质的堵塞问题一直是湿地系统持续有效运行的障碍,极大地限制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大规模工程应用.通过白洋淀自然湿地现场研究,发现由大型水生植物所形成的根孔异常发达,径级不等的死活根孔混合在一起,组成了庞大的湿地根孔网络.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通过模拟白洋淀湿地自然的芦苇根孔系统,以人为填埋的植物秸秆作为湿地的填料/介质,有效地改变了土壤亚表层大孔隙结构,为人工湿地建设和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构筑根孔和自然根孔之间的过渡和湿地根孔的不断更新,实现湿地填料/介质的自我更新,克服了一般潜流人工湿地其填料/介质易发生堵塞的缺点.构筑根孔有效填补了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大量自然根孔尚未形成的空白期.该技术在小试湿地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以玉米秸秆和地肤秸秆作为小试模拟湿地的填埋介质,其填埋量体积比为2%~4%.与未填埋秸秆的基质土壤处理单元相比,填埋秸秆处理单元其导水效率和营养盐去除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填埋秸秆腐烂后形成的构筑根孔其水分侧向入渗率是基质土壤的20倍左右.在中、低营养盐负荷情况下,填埋秸秆处理单元对溶解性总氮(DTN)去除率平均提高4.5%~27.1%;对溶解性总磷(DTP)去除率平均提高7.0%~20.4%.  相似文献   
55.
覃明 《安全》2018,39(3):39-42
通过阐述脚手架连墙件的定义、作用,将连墙件分成刚柔连接法,预连接法、预埋后连接法和后连接法,与柱、梁、墙、板、洞的连接及保险装置等三大类。分析连墙件的设计计算与布置,阐述连墙件制作和进场的要求与使用前检验的方法,阐述连墙件的安装、安装后检验、标识与拆除的要求,以探清连墙件的现状与研发的方向,掌握现行各类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对连墙件相应的规定,明确连墙件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思路,并提出了制定连墙件安全技术规范的提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56.
针对模块化人工湿地导流板设置无相关规范参考的问题,将数值模拟与小试研究相结合,系统评价了导流板设置方式对单元湿地模块内部水流状态与除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系统内部合理设置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单元湿地模块的水力性能。沿水流方向分别在距湿地模块前段1/3处的下部和2/3处的上部设置高为280mm和290 mm导流板后,模块内部的水力效率达到最优,对应的λ增至0.935 6。按照优化结果设置导流板后,人工湿地模块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57%、74.49%、50.03%和59.69%,明显高于不设导流板的模块(COD 76.37%、NH3-N 66.66%、TN 36.39%和TP 43.74%),各项指标在净化出水中的残留量分别为33.05 mg/L、2.34 mg/L、9.06 mg/L和1.67 mg/L,满足GB 18918—20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导流板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弯道流场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Fluent计算方法,对IODVC流场进行了二维单相流模拟,探究导流板结构形式对弯道流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导流板的结构形式对IODVC内混合液的流态分布影响较大.与单导流板相比,双导流板可将流速大于0.25 m·s-1的区域占比提高9.5%,并改善了弯道出口断面流速分布,有效地减小了下沟道靠近隔板处回流区域;此外,适当延长导流板末端长度,可以进一步强化对IODVC内混合液的导控作用,当延长长度等于导流板半径时,效果最佳,大于0.25 m·s-1的流速区域占比达到44.21%,使IODVC内部流场更加趋于均匀.研究结果对IODVC的进一步优化和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依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对门框墙构件设计计算时,其内力采用悬臂梁结构计算模型,但是门框墙结构从结构受力特性上分析更接近于四边约束的板式结构。在相同受力条件下,分别按基于规范的悬臂梁解析模型、基于板结构的门框墙结构模型和悬臂板结构模型,计算了固定端的内力。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门框墙结构模型和悬臂板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规范的悬臂梁模型解析计算结果与门框墙结构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实际受力)相比,计算值偏大,大约增大10%。  相似文献   
59.
徐斌 《劳动保护》2008,(4):75-75
为了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湖北省阳新县丰山铜业公司近日在该公司主要入井通道——采掘车间平巷口设置了安全文化墙,在下井之前就为井下作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0.
减少氧化沟弯道沉泥的模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氧化沟弯道水流流态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弯道横向环流和水流流速在弯道重新分布对污泥沉积的影响,对设置偏置导流墙前后的水流流速分布情况进行模拟比较,探讨了偏置导流墙对减少污泥沉积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