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阐述了LMC型低压长袋脉冲喷吹除尘器在矿热炉烟气治理中的成功应用。LMC型除尘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矿热炉高温烟气温度和粉尘性质对设备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烟气温度、粉尘性质及工艺的变化,采用不同配件和材料。  相似文献   
712.
本研究对地表水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该方法的试样酸度、不同基体改进剂添加效果、狭缝宽度及主要升温程序等因素的探讨和摸索,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在以0.2%硝酸为定容介质、狭缝宽度为0.2 nm、灰化温度1200℃保持5 s、原子化温度2300℃保持5 s的条件下测定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95μg/L,精密度为1.87%~3.01%,加标回收率介于87.4%~102.9%,优化后的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适于清洁地表水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713.
随着我国电力负荷的增长,火电厂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日益增加。煤粉炉是我国火电行业最常规、应用最广的发电锅炉,尤其是600MW以上的大机组,基本都是采用煤粉炉。因此,有效控制煤粉炉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粉炉主要脱硝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低氮燃烧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714.
介绍了有机热载体炉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并对有机热载体炉与蒸气锅炉的基本特性及其烟尘测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有机热载体炉大气污染物的适用排放标准应按照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715.
716.
对河北省某日产量为4 500 t水泥厂中TTF型分解炉建立模型。采用ANSYS FLUENT软件研究了不同市政污泥添加比例对TTF型分解炉内流场、温度场及组分场分布变化规律并进行综合优化。研究过程设置了市政污泥质量分数为0、5%、10%、15%、20%、25%共6个试验条件,在验证模型正确的条件下,结果表明:市政污泥具有良好的燃烧稳定性,采用市政污泥代替部分燃料不影响分解炉正常运行。分解炉中产生了3次喷腾效应,与TTF型分解炉炉型特点吻合,燃烧室具有明显的高温区,模拟反应结果与实际工况吻合较好。随着市政污泥比例的增加,燃料的燃尽率从78.33%升至89.67%,水泥生料分解率由84.99%升至88.85%。当污泥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NO与CO2排放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水泥厂污泥燃烧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17.
涪陵工区页岩气田三开采气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主要采用热脱附方式处理。由于岩屑批次不同、加热温度不均等原因,采用的间歇式热脱附炉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结焦情况产生。文章对油基岩屑性质存在 差异、炉膛温度控制不合理这两个引起间歇式热脱附炉结焦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炉内摩擦钢环的加入量、辅助药剂的种类和加入量、炉膛温度的控制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在炉内加入约2t钢环、250kg辅助药剂NaHCO3、炉膛温度控制在550℃左右时,能有效改善炉膛结焦问题,装置热脱附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