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碳捕获和封存(CCS)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1种方式,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近海CCS的发展最为快速.根据伦敦公约及其议定书的规定来看,近海CCS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为了推动近海CCS技术,伦敦公约及其议定书应该确立近海CCS的合法地位.由于近海CCS具有破坏海洋环境的风险,所以需要对近海CCS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为此可以借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OSPAR)提供的近海COS环境风险管理模式.文章介绍了CCS的概念,以及国际上对此的态度,分析了近海CCS及其法律问题,提出了建立近海CCS法制框架的设想,以期为我国制定有效的CCS监管法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2.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透露,该机构正在开发一项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其关键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底煤层中,然后以细菌为媒介将其转化成天然气。这一尝试尚属首次,该机构期望在未来3-5年内能够完成。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3.
军用飞机长期封存防腐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飞机长期封存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军用飞机长期封存过程中预防金属材料腐蚀、抑制非金属材料老化的具体方法;采用多层复合薄膜作为阻隔材料,根据飞机结构外形,设计了模块化软质密闭封套。针对飞机材料品种繁多的特点,封套内部集成防霉、防锈、静态去湿、除氧等多种手段,制造适宜飞机整机长期封存的“人工小气候”。批量封存5年的飞机与封存前相比性能没有下降,实现了军用飞机长期封存的目标。该技术也可用于其它大型装备的长期封存。  相似文献   
134.
CO2收集封存战略及其对我国远期减缓CO2排放的潜在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颖  吴宗鑫  王伟中 《环境科学》2007,28(6):1178-1182
碳收集封存(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以稳定大气中CO2浓度、减缓气候变化.本文介绍了CCS的3大环节:碳的捕获、运输与储存,对不同捕获技术及其技术经济参数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不同碳地质储存的机理、潜力与成本, 以及CCS的应用对全球减缓碳排放的作用.更新中国MARKAL模型,加入各种可能的CCS技术,特别是考虑CCS的煤间接液化以及多联产技术,以同时考虑石油安全与CO2减排.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应用中国MARKAL模型研究了CCS对我国远期(到2050年)减缓CO2排放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CC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能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降低边际碳减排成本(碳减排率50%时,下降率达45%),减轻高减排率时对核电的高度依赖,还可能使我国更长时间地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在C70情景下,2050年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可从10%增到30%).我国应重视对CCS技术的研发以及示范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5.
一般而言,一国通常在承认该技术对二氧化碳减排可能存在有意义的贡献之时,就开始着手制定CCS技术相关法律法规框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不同的国家对CCS技术关注的理由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6.
近年来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将CO<,2>注入地下咸水层是CO<,2>减排的选择之一.通过准确测量CO<,2>在地下咸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估算出CO<,2>的地质存储量.文章对CO<,2>在纯水和盐水溶解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前人实验数据总结得出CO<,2>在纯水、NaCl...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中国面临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日益增大,积极开展CCS项目十分必要。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CCS)项目12个,但在中国开展CCS示范及推广仍面临众多关键挑战。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探究CO2捕集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项目近地表工程中CO2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大田模拟点源泄漏试验,监测土壤CO2体积分数,并整理同步气象数据,调查土壤物理性质,以统计分析土壤CO2体积分数与土壤性质及气象条件的时空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和容重表现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异特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表现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受降水事件影响,土壤CO2体积分数随着时间延长明显波动,且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受土壤物理性质空间非均质特征影响,土壤CO2体积分数随着离源距离的增加而明显衰减且表现为各向异性,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且其横向扩散距离为泄漏源埋深的2.85倍。建立了土壤CO2体积分数与土壤温度及离源距离间的时间变化函数以及土壤CO2体积分数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及离...  相似文献   
139.
赵震宇  姚舜  杨朔鹏  王小龙 《环境科学》2023,44(2):1128-1138
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逐渐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一种碳减排技术.在详细阐述CCUS技术的起源、概念、定位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CCUS技术的政策法规、示范工程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中国自2016年加入《巴黎协定》后,推动CCUS技术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CCUS技术现存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发展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0.
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和难减排工业来说,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利用和封存(CCUS)是缓解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工具,但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针对CCUS的环境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CO2监测标准、环境风险管控、核算办法和交易路径等要求仍然相对滞后。本文梳理了国内外CCUS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不足。建议在CCUS全过程环境管理的联动衔接、CCUS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基于封存CO2运移和运输管道泄漏情景的源强定量风险评价模型、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及碳交易途径等方面进一步出台科学化管控政策,优化和规范我国CCUS行业的环境管理流程,发挥CCUS项目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