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掌握重型天然气车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排放特性,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2辆国Ⅴ重型天然气车(简称“国Ⅴ车辆”)和2辆国Ⅵ重型天然气车(简称“国Ⅵ车辆”)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分析了CO和NOx的排放特征和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 结果表明:①国Ⅴ车辆在3种代表性道路类型(市区路、市郊路、高速路)下CO和NOx的高排放区主要分布在中低速区域的加速阶段,而国Ⅵ车辆CO和NOx的高排放区在市区和市郊路上主要集中在速度大于30 km/h区间,在高速路两种污染物的高排放区分布较为零散. ②根据MOVES模型划分机动车比功率区间(VSP Bin)后发现,国Ⅵ车辆在Bin 11~Bin 18区间,CO和NOx排放速率基本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在Bin 21~Bin 28区间,CO和NOx排放速率均随VSP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③国Ⅴ车辆综合工况下CO和NOx排放因子分别为国Ⅵ车辆的1.1~3.9和3.3~8.2倍,其中,在市区路分别为3.0~25.0和11.3~30.2倍. ④国Ⅴ车辆的NO2/NOx(浓度比,下同)远高于国Ⅵ车辆,且在高速路国Ⅴ和国Ⅵ车辆的NO2/NOx均最低. 此外,对比不同研究的测试结果发现,本研究国Ⅵ车辆的CO和NOx排放因子高于其他研究中国Ⅵ重型柴油车. 研究显示,国Ⅵ车辆的CO和NOx排放因子均低于国Ⅴ车辆,且在市区路下与国Ⅴ车辆差距更明显,因此,推广使用国Ⅵ天然气车,逐步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天然气车,能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介绍了成都地区目前应用的主要电磁辐射设施,并根据其不同辐射特性,确定了调查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主城区进行网格布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归纳出成都市区电磁辐射设施应用与电磁环境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3.
目的实现结构宽频域随机振动与噪声复合响应分析。方法针对噪声与随机振动复合响应分析问题,首先基于声学流体流固耦合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利用现有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声场-结构直接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直接法进行结构谐响应分析,获得结构不同位置的频响函数曲线,再利用频响函数曲线结合理论分析间接获得结构不同位置在随机激励下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结果实现了10~5000Hz随机振动与噪声复合响应分析。结论以直接法谐响应分析为基础,可实现宽频域随机振动与噪声复合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探究某批次电子设备随机振动环境筛选试验中故障发生原因.方法 首先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初步分析,确定设备螺钉点布置合理,结构本身无明显缺陷,但试验夹具可能导致振动载荷放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电子设备失效情况,同时开展试验确定振动夹具的固有频率,并绘制电子设备实际所受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以该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开展有限元仿真,验证失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有限元仿真得到电子设备3Sigma应力为22 MPa,在结构强度容许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振动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前两阶模态频率重频,发生共振,导致激励被放大,电子设备存在过考核,从而发生破坏.以设备实际所受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条件,仿真得到3Sigma应力为52 MPa,超过焊接强度极限,导致焊点失效破坏.为进一步验证失效原因,使用原振动夹具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并改进试验夹具开展对比试验.结论 随机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应避免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重频,从而导致设备破坏,合理选择设计夹具能有效避免电子设备遭受过考核.  相似文献   
185.
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出入口控制系统,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组成,然后针对RFID电子标签和非接触智能卡两种信息载体,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不同的安全需求,最后从安全协议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安全协议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6.
《中国安防》2011,(4):30
众所周知,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已经被世界公认为2l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安防、交通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7.
为了解决电力环境监测中的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电力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ZigBee节点采集各种电力环境数据,并将ZigBee网络和GPRS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测。方案采用TI公司CC2430芯片设计传感器节点电路,在ZigBee协议栈的基础上设计了协调控制器节点,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8.
1 IntroductionInmodernanalyticalchemistry ,chromatographyandemissionspectroscopyandtheircombinedusearebecom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techniqueforthemeasurementofenvironmentalpollu tants.AtomicemissiondetectorusedinGCcanprovidehighlysensitiveandselectiveresponsewithwidedynamicrangeforvariouselementsinelutingcompounds[1—4 ].Itcanalsoprovidespectrumofelementssimultaneously ,sotheycouldbeusedforempiricalformuladetermination .Wehavedevelopedanatomicemissiondetectorusingradiofrequencydischargepla…  相似文献   
189.
针对移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及其服务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和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理论,从安全和隐私的角度阐述移动RFID技术及其应用服务,分析移动RFID服务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要求;建立一种适用于超高频移动RFID系统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提出一种基于原始标签身份隐藏的隐私保护方案,以期为解决移动RFID服务各种安全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具有透明传输方式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定期修改标签ID可以有效地保护移动RFID用户的隐私。  相似文献   
190.
顾客推着满车物品走近付账台,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能远距离一举扫描所有物品标签,让超市从此告别排队.目前,已有中国企业掌握该技术,但因制定统一标准滞后,它们很可能在5年错失28亿美元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