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9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71篇
综合类   820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重庆市特大旱灾的自然与社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2006年的特大旱灾探讨了2006年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分析了2006年特大旱灾的形成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并提出了今后重庆市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自身易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2.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态系统,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三级地貌台阶和多个气候带,湿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给长江湿地保护带来巨大挑战。针对长江高原沼泽、高原湖泊、通江湖泊、中下游干流河滩和河口海岸等典型自然湿地,分别探讨这些湿地水循环特点及与生物栖息地的关系,为保护长江湿地提供参考。分析表明:长江高原的垂直水循环、中下游湖泊和河流的水平水循环、长江口的潮汐分别是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关键水文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湿地水循环及生态功能主要因素,所有的湿地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长江源和长江口受气候变化影响更显著。湿地保护基本原则应该是尽量维护其自然的水循环节律,采取适应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才是最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3.
天津绿色港口环境规划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将港口定义为: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和储存等功能,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构成的区域.绿色港口是港口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力的港口.  相似文献   
104.
《环境保护》2007,(23):71-73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邢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小久以前,往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105.
利用Williams等和Guenther等的模型估计中国地区NOx和VOC的自然源排放.所得清单显示土壤NOx排放总量(以N计)为225.75 Gg;植被VOC年排放总量(以C计)为13.23 Tg,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其它VOC分别为7.77、1.86、3.60 Tg;排放有明显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运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以及光化学模式Calgrid研究这些排放在不同季节对对流层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O3、NOx、HNO3和PAN的全国平均浓度在土壤NOx排放影响下分别增加15.3%、15.7%、25.5%和6.5%;在植被VOC排放影响下改变5.6%、-4.9%、-19.3%和142.3%;在两者综合影响下增加26.1%、8.8%、4.3%和177.9%;浓度变化在夏季明显强于其它季节.自然源对中国地区光化学污染物空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同区域气象条件、源排放和NMHC/NOx比值等因素有关.NOx和VOC的自然源排放对光化学特性影响显著,在光化学模拟过程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未受苯酚污染的自然土壤中分离得到5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它们进行了初步鉴定,菌株PHD-2为Ralstonia sp.,菌株 PHD-4为Acinetobacter sp.,菌株PHD-5 为Microbacterium sp.,菌株PHD-1和PHD-3均为Pseudomonas sp.,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自然土壤中的苯酚降解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7.
注浆技术作为实际工程中加固和防渗的主要手段,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注浆扩散模型未考虑浆液黏度的时变性,而浆液黏度在注浆过程中会随着注浆时间而变化,导致得出的浆体液扩散半径理论值与实际不符,影响了注浆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本文基于黏度时变性的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从浆液时变性本构方程与均匀流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扩散半径公式,分析了浆液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和裂隙高度的提高,有利于浆液的扩散;而注浆时间、时变系数、流变指数、初始稠度系数的提高,不利于浆液的扩散。结合工程实测值,与不同流变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以验证公式。研究成果对指导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注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地貌是研究地球表面成因、形态发生发展的科学,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貌是主导因素之一。因为它影响着水、热、光、气的重新分配。地面物质的迁移和积累,制约着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的特征、类型、分布和发展变化, 以及“旱”、“涝”、“风沙”等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的强度,地下水的贮存等自然地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是保留自然本底、保护濒危生物物种、筑牢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宣城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土地、林权归属不清,生态补偿不足且分配难,跨界保护地区域性差异造成百姓收入不均和心里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通过对清凉峰和青龙湾区域自...  相似文献   
1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每天都在增加的确诊病例数、疑似病例数,直观显示了这场战“疫”形势的复杂严峻。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病毒抗争的历史。发生于上世纪初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人类缺乏科学的应对手段使然;而17年前的“非典”和今天的疫情更昭示我们,肆意捕杀和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不除,必然自酿苦果,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防范疫情,尤其需要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