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676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河边过渡带养分的持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hl  J  安逸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4,23(6):342-348
  相似文献   
23.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与天然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对所获主要营养盐物质──氮、磷的监测数据进行归纳、分析、验证,得出氮、磷随径流过程的输出特征,变化趋势、共性与差异,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对氮、磷流失的影响过程与原因分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不同雨强下红壤坡地径流及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何增化 《环境》2006,(Z1):10-11
广东省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该地区典型土壤--红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天然降雨试验的方法对其不同土地利用情况的侵蚀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径流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同一雨强下,有松散堆积物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开挖裸地次之、有植被覆盖的最小;(2)土壤侵蚀量随降雨强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同一雨强下,有松散堆积物的侵蚀量最大、开挖裸地次之、有植被覆盖的最小;(3)开挖裸地随坡度增大,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反而减少,说明坡地径流及土壤侵蚀随坡度变化均存在一个临界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4)随雨强变化,有植被覆盖的小区侵蚀量最大值出现比其他小区推迟,表明植被对降雨的截留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5.
文章对不同LID设施绿地在雨水径流的接收、传送到蓄存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设施绿地作为系统的整体去除污染物主要机理,展望了城市设施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为设施绿地在城市雨洪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延河沉积物的石油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延河干流和两条支流受石油污染河段的沉积物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河段内的沉积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石油污染。干流河段沉积物的石油污染负荷一般为 40~ 80mg/kg ,上游河段和污染支流汇入段负荷较高 ,平均为390mg/kg,最高可达 784mg/kg ;支流上的坪桥川和杏子河河段沉积物污染负荷为 6 0~ 2 5 0mg/kg。干流中下游及杏子河支流河段的污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雨期流域表层污染土壤径流入河后的沿程沉积 ,而非雨期岸边油井的直接排污则是造成干流上游和坪桥川支流沉积物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亦旻 《安防科技》2003,(5):66-67
布线技术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其地位日益重要。如果这些技术停滞不前,则许多智能化、信息化的课题成了空话,反而言之,基础技术的很小的进步,也会对很多行业和领域产生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5年前,我们可能还在描绘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想象着5年之内是否一定要在办公室而不是在家里办公,想象着在家里通过互联网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防范设施和手段的应用,已从金融等要害部门向商贸区、居民社区普及。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08年,我国公共安全产品、智能楼宇自控产品销售总额将高达280亿美元,大量安防器材的普及应用,为促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维护居民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不善,维护工作跟不上,不少居民小区的安防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投入正常运行,有的甚至处于瘫痪状态,而花费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29.
随着智能化小区的逐渐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全防范已经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小区,安装家庭报警系统,已经成了家庭防范的必要措施。 说到安装报警系统,可能你最先想到的是,外出的时候不用担心家里的现金、珠宝和家具等贵重物品被偷了。实际上,这种认识恰恰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家庭不同于博物馆,家里首先要保护的不是财产安全,而是人身安  相似文献   
30.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随着“金卡工程”的开展,智能卡技术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智能卡系统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智能卡家族中,感应式智能卡因其具有高容量、高可靠性和安全防伪、操作简单、寿命长(读写次数高达10万次以上)等特点,在各种智能卡应用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感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