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3篇
环保管理   351篇
综合类   1568篇
基础理论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6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海宽 《山东环境》2001,(4):49-49,47
小学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雏形时期 ,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渗透于小学各学科中 ,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社会》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 ,认识社会 ,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首当其冲地成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学科。小学六册的《社会》教材 ,囊括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多科知识 ,作为进行环境教育的基地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其设置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只有…  相似文献   
12.
文学荣 《环境》2007,(1):93
我校创办于1991年,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拥有220多名教师、3300多名学生的广东省一级学校。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打造绿色学校品牌,培育绿色和谐文化,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杨绍球 《环境导报》2003,(14):45-45
重视环境教育中的自主构建一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实践中能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过程的实践环节,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二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加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从中不断地“设计”、“反思”、“获得”,从螺旋上升的自我生成中提升自己,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重视环境教育中的整合学习学校环境教育涵盖着诸多学科的思想、知识,因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朱鸣鸽 《环境导报》2003,(14):37-37
实践活动目标:了解我国水环境现状,了解可以用生态—生物方法修复水体,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通过上网查资料、分小组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意识。实践活动准备:学生分组调查我国水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及有哪些方法治理(上网查资料或实地调查),并整理出调查报告。无土栽培美人蕉的各种材料(泡沫塑料、美人蕉等)。实践活动过程:1、导入(1)(课件1:录像,山水风光)老师:今天,老师先带同学们去游山玩水。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美吗,为什么呢?(课件2:录像,被污染的河流)老师:同学们,你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觉得…  相似文献   
15.
宋建生 《福建环境》1998,15(2):25-25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并将其列入我国几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中。一九九(?)年十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中指出:“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埋、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6.
分科教学是现代课程设置的一个突出特征,其弊端在于使教师单兵作战,筑起了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的壁垒并使之满足于“自给自足”。当前教育领域的改革,尤其是教育部于2000年要求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来,猛烈冲击着这种“自给自足”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推进教师打破科目限制,彼此间相互合作,实现“双赢共前”。随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一种由不同科目教师组织起来共同教育学生的团队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引发了教师团队合作的教学行为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  相似文献   
17.
我们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活动中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中学会关心,培养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实践活动中注意活动的“微观性”、“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与课堂结合1998年,有一名学生发现校园花坛里的大叶草叶子变黄了,便去找老师询问原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查阅了书籍等资料,又结合常识课中《空气的污染》一课的学习,知道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现象——酸雨造成的。以此为起点,在科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了一个研究“酸雨…  相似文献   
18.
19.
解读《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并颁布《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切实负起责任,与现行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做好专题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为此作想通过对编写专题教育大纲的一些体会和设想以及大纲的教学内容的剖析,提高广大教师对大纲的理解,促进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英娃 《环境教育》2003,(3):26-27
“绿色希望行动”是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的,针对希望小学的环境教育项目。此项目由经过自然之友挑选和培训的志愿者组成小组,根据青基会提供的希望小学名单,对所选希望小学在传播绿色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环境启蒙教育。自2000年4月第一批志愿者奔赴山西、内蒙、河北等地成功实施了此项目,三年来,“绿色希望行动”共组织了44个志愿小组,130多位志愿者奔赴全国10个省市的50余所希望小学开展了环境教育活动。为什么要实施“绿色希望行动”今天讲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问题,实际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