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6篇
综合类   801篇
基础理论   25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是山地灾害链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地震作用后,灾害单体之间的连锁作用强烈,成灾机理更加复杂,防治难度大增,因此只针对灾害单体的减灾思想,很难对灾害链整体进行遏制,而必须从灾害链的各个关联环节着手,建立新的减灾框架。从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的成灾特点和防治思路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成灾规律特征,提出了5种山地灾害链的断链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2.
《电力环境保护》2011,(3):42-42
联合国环境署公布201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At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3.
简要介绍水资源的现状,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降雨养分输入、内部养分循环、径流养分输出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4.
李春雷 《民防苑》2009,(6):37-38
林火和森林火灾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形象地说成是地球的皮肤。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生命。在诸多影响森林的自然因子中,火灾对森林的影响和破坏最为严重。研究表明,很多森林生态是依赖火的,火对森林的影响历史远比人对森林影响历史漫长得多。从能量的观点分析,森林生长是太阳能转换的能量积累方式之一,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5.
安娜 《民防苑》2009,(4):23-24
全球气候变暖让世界越来越热,城市更是遭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热岛。为了逐步解除城市中的热岛效应,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在城市中建设空中森林的设想。简单地说,就是在城市的大楼里种树。这些空中森林占地少、效率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6.
国内导读     
《环境教育》2009,(9):84-84
我国将建立自己的森林认证体系 攻破国际“绿色壁垒”;全球第一款3G节能电热水器应运而生;北京千万只环保袋免费发放;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开评;北京水环境质量定期公示 河流湖泊水质上网可查;重庆启用世界最大水空调 集中供热供冷节能又环保;  相似文献   
137.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m,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25km,周长90km,水域面积458km^2,呈椭圆形,水质透明度达10m-12m;最大水深92m,蓄水总量210亿m^3,是一l个融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碧湖和珍禽为一体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  相似文献   
138.
阐述了森林消防防烟面罩的研制及其改进过程,介绍了森林消防防烟面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野外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39.
考虑景区内外管理政策的不同,以1980年和2006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获取了嵩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和景区缓冲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森林生态旅游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景区内外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6年来景区和景区缓冲区的容量、农业化压力、交通压力和服务压力增大,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2)26年来景区缓冲区内的建筑用地、旅游服务用地、通往景区的道路用地的面积均呈上升趋势;3)26年来该景区内部分林地的覆盖率下降,裸岩面积增加,景区缓冲区内的林地面积增加,说明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0.
哲夫 《环境教育》2012,(2):83-8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玫瑰者得香,种蒺藜者得刺。不妨以儿童的思维来深情地抚摸一下自己:为什么人类贫困时,自然却是繁荣的?而人类繁荣后,自然却贫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