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环保产业》2014,(3):65-65
正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目前国内专业从事风环境改善和风力控制的股份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推荐的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10,300万元,下设北京研究院和生产基地两个全资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员工350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16人,技工130人。作为风环境改善和风力控制技术及产品集成服务提供商,公司可以为各行业风环境改善和风力控制提供从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安装的EPC总包服务。公司拥有环境工程专业承包二级、钢结构专业承包二级、环境保  相似文献   
162.
工矿企业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区域转型的关键要素,研究工矿企业空间集聚的格局特征及驱动机理对于揭示资源型地区转型的空间过程及空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为例,基于煤矿企业点数据,综合采用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0—2017年经济转型阶段,山西省煤矿企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变及区位指向变化。进一步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煤矿企业空间集聚演变的影响因素,解释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煤矿企业整体集聚变化相对稳定,但发展内涵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趋向大型化、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2)煤矿企业空间集聚逐步与煤层埋深线的岩层走向相吻合,并且表现出低坡度指向性、临交通线指向性特征。(3)宏观尺度上,煤矿企业空间集聚呈现以点状集聚为主到点状集聚与沿煤层线带状扩散并存的演变趋势;微观尺度上,煤矿企业核密度降低区域与核密度增加区域具有地理邻近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煤矿企业的远郊区化过程。(4)资源禀赋对煤矿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显著,地形坡度、路径依赖、省道、企业所有制性质、固定资产投资、区域面积等对煤矿企业的区位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但是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差异;城镇化水平、铁路、高速公路等对煤矿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受自然基底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区域发展阶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刘涛涛  王勇辉  刘西刚 《环境工程》2019,37(12):153-160
山西省各环境监测站点的SO_2浓度日均值为数据基础,结合风速、降水量、气压、气温、人均GDP、原煤产量、工业产值、火力发电量、NO、O_3、CO等自然、人文相关指标,利用空间插值和主成分分析法对SO_2时空变化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省SO_2浓度整体较高,年均分别为61,66,56,32μg/m3,平均每年下降13μg/m3。季节变化呈"冬春高,夏秋低"的变化趋势。月变化呈"U"形,7—8月空气质量均>20μg/m3。2)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为"中南高,北部低",其中晋中市、临汾市、太原市污染较为严重,平均每年下降13,19,23μg/m3,超标日数主要集中在晋中市。3)主成分分析表明,SO_2浓度为7. 27~14. 9μg/m3,其中降水和风速对其贡献度最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影响力逐渐减小。风速、降水、温度为影响山西省SO_2浓度时空变化的自然因素,人均GDP、工业产值、火力发电量为主要的人为因素。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表明:污染物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和人口相对密集地区,人类活动对SO_2浓度贡献度较大,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时空变化和位移影响不可或缺,其中风速和降水对大气中的SO_2等污染物抑制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4.
“期待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但是在同一条船上的全世界青年,携起手来,用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华沙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学生康乃馨和一群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波兰华沙国家体育馆中国角向世界青年发出倡议。他们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在行动”主题边会,用主题演讲、展览展示、新媒体互动等方式,展示我国青年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宣传中国青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2月27日,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2014-2020年)》,标志着山西省创新驱动战略步入新的实施阶段。 该行动计划由山西省科技厅牵头起草,起草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美国、德国、芬兰等13个创新型国家或地区以及13个兄弟省市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参考了诸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吸纳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和重要企业的意见。并经由山西省6个市、46个省直部门、23个大中型企业、5个大学院校、5所研究机构共85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68.
山西省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其对臭氧生成贡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闫雨龙  彭林 《环境科学》2016,37(11):4086-4093
根据统计年年鉴中主要的人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的行业活动水平和文献中查阅到的VOCs排放因子和组分特征,计算了山西省2013年的人为源VOCs的排放量,计算了臭氧生成潜势.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2013年人为源VOCs排放量为72.37万t,最主要的排放行业是工业排放源和移动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6.47%和24.28%;在工业源中,焦炭生产和化学品生产的VOCs排放量分别为19.06万t和3.88万t,分别占工业排放行业总排放量的72.22%和14.72%,是工业排放行业中最大的排放源;2013年山西省各个排放源排放的臭氧前驱VOCs共43.59万t,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总量为176.99万t,对总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是移动源、燃烧源和工业排放,分别占总臭氧生成潜势总量的40.35%、26.43%和24.95%.结果表明: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显示了山西省独特的以煤为主的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了机动车的VOCs排放量巨大;移动源和工业排放源排放的VOCs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巨大.总之控制山西省的VOCs排放及其带来的臭氧污染应主要关注于控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169.
《中国环保产业》2011,(10):65-65
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风环境治理的股份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骨干环保企业,致力于风环境治理产业,可为电力、钢铁、港口、铁路、公路、石化、煤炭、焦化等数十个行业提供风环境治理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4000万元,员工120多人,建立健全了公司管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0.
需要大力提高瞒报安全事故行为的成本,对那些出现瞒报事故行为的责任单位与责任依法给予严惩,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2015年1月5日下午5时左右,河北邯郸市市区突发大面积停水事故。事故原因是邯郸接山西省有关部门通报,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据山西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大山介绍,2012年12月31日早7时40分事故发生,但山西省环保厅1月5日才获知消息,中间间隔了5天时间。(1月6日中新网)化学品泄漏污染河流事关成千上万民众的身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