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山西省2018—2020年国控点位O3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O3污染特征,分别以晋城市和太原市为典型城市,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前体物(NOx和VOCs)对O3的影响,并采用CAMx模式开展2020年6—8月山西省O3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 结果表明:① 山西省O3超标天数中以O3轻度污染为主,且中度及以上污染呈增加趋势,O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且呈现较强的地域性特征,O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特征. ② ρ(O3-1 h)(臭氧1 h平均浓度)与气温、风速均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高温、低湿有利于O3的生成. 风速与ρ(O3-1 h)呈分段式线性关系,ρ(O3-1 h)随着风速增大而升高,当风速大于某一阈值时,ρ(O3-1 h)随风速的增加而下降. 以典型城市晋城市为例,当温度在25 ℃以上、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风速为4~5 m/s,且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时更容易出现ρ(O3-1 h)高值. ③ 山西省2020年6—8月O3区域来源解析表明,各城市O3本地源贡献较弱而传输贡献影响显著(>80%). ④ 山西省2020年6—8月O3行业来源解析表明,各市工业源类(电力源、焦化源和其他工业源)的贡献率在50%左右,柴油交通源贡献率在20%~27%之间. 研究显示,山西省O3污染传输贡献影响显著,联防联控势在必行,电力源、焦化源和柴油交通源对O3生成贡献较大,亟需优先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22.
《中国环保产业》2014,(3):64-64
正山西泓源达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2013年2月5日变更为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0,1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施工与调试、环境保护治理设施运营、环保设备研发和制造、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综合性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可承担废水、废气、固废处理处置以及噪声治理、生态恢复规划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咨询,为各行业提供一流的环保综合治理服务。目前,公司拥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乙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甲级资质,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规费证等与资质有关的配套证书。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环保产业》2014,(3):66-66
正山西云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山西省聚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从事工业"三废"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致力于煤焦、冶金、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研究和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治污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焦化烟尘治理技术上,利用前集气罩、导烟车、拦焦车上的抽气罩,将装煤、推焦时散逸出来的烟尘收集后,由炉顶烟气转换阀、输送管道,输送到地面净化装置系统,由阵发性烟尘冷却器和脉冲袋除尘机组进行处理,最后排入大气,该技术可使烟尘捕集率达95%以上,烟气净化率达99%以上,保证烟气排放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4.
综合     
《环境教育》2014,(1):11-11
哲夫(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从1997淮河治污伊始,中国全面投入污染治理已有十六年。依旧局部有所好转全面仍在恶化。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希望从2014年始到2017年止.环境恶化态势被全面抑制并全面好转:春秋应甜美,江山须高贵。  相似文献   
25.
3月29日下午,位于山西介休市的山西安泰集团25兆瓦电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来自介休市委宣传部消息,截止到30日凌晨,事故已造成10人遇难,7人受伤。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对省区自然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的相关结构,研究了各类资源的开发潜力,最后对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28.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其碳排放强度更是持续位于全国最高水平,分析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探究其发展模式,对于山西省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STIRPAT模型,将山西省能源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在岭回归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山西省CO2排放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以提高能源CO2排放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为山西省的CO2减排设计了10种不同的发展情景.结果表明:①人口对山西省CO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和人均GDP等因素对山西省的CO2排放影响不大,但能源强度对CO2排放的抑制作用不可忽略.③山西省CO2减排最佳的情景方案为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的革新、降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能源强度,并且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该情景下,山西省2020年的CO2排放量可以控制在5.16×108 t.   相似文献   
29.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及稳定性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信息,对于摸清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保护成效,进而提出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2000和2010年为时间点,利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和正向逆向转换指数(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ormation Index,PNTI)模型分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转换趋势,并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级标准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其次为草地生态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2000—2010年间,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也呈增强趋势;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保护作用最为突出,其他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尤其需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与修复。  相似文献   
30.
在分析山西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企业延长产业链模式、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模式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以及在全社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