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8年11月底—12月初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霾污染,利用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颗粒物成分逐时观测资料、南京站探空资料等,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后向轨迹模拟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此次重霾事件的污染特征和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此次重霾事件具有峰值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波动较明显等特点.污染时段PM2.5浓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平均浓度为114.7 μg·m-3,整体达到中度污染.重霾期间南京市大气环境处于富氨条件,颗粒物整体偏酸性,移动源排放比重高于固定源,PM2.5主要成分的存在形式为硫酸铵、硝酸铵和其他硝酸盐.本次重霾事件中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输送和累积影响显著,在PM2.5浓度极端事件发生期间,均有各气象要素与PM2.5浓度同步变化.高PM2.5浓度与对流层低层增暖增湿、弱的西南风相对应.重霾事件的主要天气成因是冬季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稳定且持久的均压场,南京及周边地区近地面中高层污染物主要由西北和华北地区输送而来,低层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本地源排放累积.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的相互配合,近地面受高压影响形成暖平流逆温层,且易形成下沉气流,使重霾天气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进展、方法、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分析气候变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结果,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超细颗粒的旋风除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细颗粒旋风除尘 ,以分子筛 空气为实验物系 ,测定了 3种不同结构的环流循环除尘系统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加设带有导流锥整流器的除尘系统分离效率最高 ,但压降也略有增加。由该除尘系统的粒级效率曲线可以看出 ,直径在 2 8μm左右的细颗粒由于容易被大颗粒夹带分离 ,其分离效率比 4 μm左右的颗粒高  相似文献   
104.
速读     
《世界环境》2015,(1):8-9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30亿美元用于联合国气候基金紧随美国与中国达成气候协议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将拿出30亿美元用于联合国气候基金帮助贫穷国家对抗气候变化,这一措施可能是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奥巴马总统提出的这30亿美元基金相当于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预计融资规模的三分之一,该基金皆在减缓气候变化对世界最贫困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呼和浩特地区每年发生多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污染,给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尤其近年来, PM 2.5,PM 10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沙尘污染已引起社会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对沙尘天气的分析与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02年至2011年近10年呼和浩特地区的沙尘污染下的天气环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沙尘日数在27天以上,且大部分的沙尘污染源为系统性的外来沙尘,其余的为局地沙尘污染来自城市开发区域的地表裸土与建筑沙石;环流特征是:当北太平洋地区副高位势高度偏低,青藏高原至新疆500hPa高压脊异常偏强,亚洲大陆中高纬高度场较常年偏高时,呼和浩特市沙尘日数偏少。当春季太平洋海温表现为反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典型态时,同期沙尘日数偏多(少),反之亦然。通过对典型环流背景下沙尘暴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找出沙尘天气的预报着眼点:沙尘暴发生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伴随有能量的积聚和释放,随着地面蒙古气旋及冷锋的强烈发展,中尺度切变线触发了沙尘活动。 MODIS卫星也对沙尘有一定的预报监视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北京山谷风环流特征分析及其对PM2.5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董群  赵普生  王迎春  苗世光  高健 《环境科学》2017,38(6):2218-2230
利用北京地区2013~2015年秋冬季各自动站气象要素数据、大气所铁塔资料以及海淀气象站风廓线数据和该地区PM2.5浓度数据,挑选典型个例分析山谷风环流特征及其对PM2.5浓度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谷风(山风)平均风速为0.55m·s~(-1)(0.31 m·s~(-1)).秋季(冬季)谷风平均持续时间为9h(6h),秋季(冬季)谷风开始时刻为11:00(13:00);秋季(冬季)山风持续时间为13 h(16 h),秋季(冬季)山风开始时刻为21:00(20:00);受北京地区地形等的影响,山谷风转化的风向分界线为东北-西南向,秋季山风前沿压到南二环,冬季山风前沿压到南三环;山、谷风在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厚度有着明显的变化,谷风(山风)秋冬季的平均厚度为700~1 000 m(300~600 m);无论是秋季还是冬季,一天中平均PM2.5浓度开始上升的时刻南部早于北部,秋季PM2.5浓度开始上升的时刻要早于冬季,而开始下降的时刻秋季会晚于冬季.北京地区秋(冬)季空气污染南北差异较大的过渡区处于南二环(南三环),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南移动.秋(冬)季该现象的持续时间为4 h(2h).并且,在研究中发现,PM2.5与山谷风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正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征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东半岛降雪资料、海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用EOF方法,在探讨了山东半岛41年(1965-2005年)冬季冷流降雪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在文登附近有一个强正值中心,在招远附近有一个次强正值中心;降雪量在1980-1995年间呈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1996-2005年间呈2~3年周期振荡;山东半岛平均每年有0.9个冷流暴雪日。其次,分析了气温和海-气温差与冷流暴雪发生的关系。最后,根据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3种不同的空间分布形态,建立了对应的3种冷流暴雪的500hPa环流模型。  相似文献   
108.
“关注冰山消融”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不少科学家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已经看到了我们人类“最大的水库”——北冰洋正在逐步消融,不断地呼吁人类要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  相似文献   
109.
110.
基于2016—201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中低层天气形势图,分析了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典型环流形势特征,揭示了不同环流形势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年来广州市随着细颗粒物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基本维持在80%及以上,但光化学污染问题逐渐凸显,O3已成为广州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广州市大气污染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冬季更易出现大气污染,且多为持续性(≥5 d)污染.(3)经过分型和统计,总结出10种典型500 hPa-850 hPa-地面环流型,分别为台风外围-台风外围-台风外围、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变形高压脊、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冷锋前、副高-偏南气流-均压场、副高-偏东气流-均压场、副高-反气旋环流-均压场、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冷高压脊、西风槽槽后-反气旋环流-变性高压脊、副高-偏南气流-冷锋前、副高边缘-偏南气流-冷锋前.个例分析表明,这10种典型环流型可以概述最主要的广州大气污染环流形势,对空气质量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