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372篇 |
基础理论 | 47篇 |
污染及防治 | 6篇 |
评价与监测 | 10篇 |
社会与环境 | 17篇 |
灾害及防治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岩溶地区土壤二氧化碳运移的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与多组分分子扩散理论,以菲克定律为物理模型,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岩溶地区土壤CO2运移的数值模型。在确定的边界条件下,模拟土壤CO2的运移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表明数值模型基本正确,为进一步探讨岩溶地区土壤CO2与大气CO2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2.
广州地铁岩溶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州地铁2、3、5、6号线经过地段的隐伏岩溶区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地铁勘察、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53.
于2010年6月—10月每月对青木关地下河水进行监测,利用15N同位素技术并结合水化学指标,分析地下河的水化学特征以及硝态氮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河出口丁家龙洞硝态氮质量浓度(5.08 mg/L)比入口天池2号点(0.842 mg/L)高6倍多。天池2号点处δ15N为-0.705%~+0.706%,主要受到人造化肥和天然土壤矿化的有机氮的影响,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地下水受外界影响较小。出口丁家龙洞处的δ15N为-2.15%~+3.78%,平均值为+1.01%,总体值高,且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454.
在研究分析流域内特殊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河水、地下岩溶水的δD-δ^81O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资料求取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从所得结果来看,在资金较少,其水文地质条件比较适宜的岩溶山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粗略地求得当地的大气降水线。 相似文献
455.
地面塌陷是滦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地面塌陷灾害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人为因素是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本文通过对滦县地区由开采铁矿和岩溶作用引起的塌陷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面塌陷的稳定性区划,为滦县地区地面塌陷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3)
对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进行样品采集,根据厂区内部环境特征,分为8个样地,共采集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样品24份。利用Optima 5300 V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该厂区内纤枝短月藓植株及其基质8种金属元素(Al、Ca、Fe、K、Mg、Na、Pb、Ti)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厂区Al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基质中其平均含量达到154011.28 mg/kg,植物体内平均含量为28 998.63 mg/kg)。纤枝短月藓可以很好地反映Al、Mg、Na、Ti这4种元素变化,在一般环境下可以较好的指示Ca元素含量,对于Fe、K、Pb这3个元素含量变化不能很好的反映;因此纤枝短月藓对铝厂部分金属元素具有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457.
不同岩性试片溶蚀速率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岩性对溶蚀速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岩溶碳汇强度估算精度,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在山西晋中盆地西南,吕梁山东侧的半干旱岩溶区典型小流域开展标准试片与当地试片的对比溶蚀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当地试片的溶蚀速率(0.122 3~0.532 8mg/(cm2·a)和岩溶碳汇强度(1.713tCO2/(km2·a))明显小于标准试片(0.254 7~0.551 1mg/(cm2·a)和1.821tCO2/(km2·a)),表明使用标准溶蚀试片法会使岩溶碳汇强度被高估。当地试片的溶蚀速率与酸不溶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当地试片酸不溶物含量(2.58%~10.86%)大于标准试片(3%)是造成其溶蚀速率和岩溶碳汇强度小于标准试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由于埋放地地层岩性与标准溶蚀试片岩性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均采用埋放标准试片的溶蚀实验方法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为了更加精确的计算岩溶碳汇量,后期研究中有必要使用埋放地的岩性试片来替代标准溶蚀试片。 相似文献
458.
459.
460.
鲁中南岩溶塌陷区岩溶水污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鲁中南岩溶发育区,由于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岩溶塌陷频繁发生,岩溶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岩溶塌陷区,岩溶地下水污染与岩溶塌陷有着密切联系。岩溶塌陷的条件、规模、频度、塌陷的时空阶段性等都直接影响岩溶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根据岩溶水的补给途径,岩溶水污染途径主要有四种:面状垂直渗透污染、带状侧向渗漏污染、点状塌陷坑灌入污染和超采岩溶水激发越流污染,不同的污染途径其污染源也不相同。要防止岩溶水污染,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岩溶塌陷问题,切断污染途径,加强岩溶塌陷的防治和监测,从而保证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