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650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水质化学数据的测试,阐明了可可西里地区湖泊的水化学基本特征。包括分析了流域盆地内天然降水、水系及湖泊的水质展布趋向,运用离子域随机图式聚类阐明了湖水物质来源条件,还对典型湖泊的水温、分异、相变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采用难溶盐法对本区水体进行水化学分类,阐明了湖泊水化学类型的地域性及其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2.
雷州半岛岭北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张宏鑫  吴亚  罗炜宇  陈雯  刘怀庆 《环境科学》2020,41(11):4924-4935
地下水是雷州半岛重要的供水水源.本研究在雷州半岛岭北地区开展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调查,报道了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基于水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揭示了控制水质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地下水pH、总硬度、TDS以及K+、Cl-、SO4-质量浓度较低;H2SiO3和NO3-质量浓度较高.孔洞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以Mg-Ca-HCO3和Mg-Ca-HCO3-Cl型为主,Cl-沿径流方向增加明显;浅层孔隙水以Ca-Cl、Na-Ca-HCO3-Cl和Na-Ca-Mg-HCO3-Cl型为主;中深层孔隙水以Mg-Ca-HCO3、Na-Ca-Mg-HCO3和K-Na-HCO3-SO4型为主,K+、Na+、Cl-和SO4-沿径流方向有所增加.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Cl-和Na+起源于海洋性大气降水,Mg+、Ca2+和HCO3-源自硅酸盐矿物水解,NO3-主要来自化学肥料;浅层孔隙水、裂隙孔洞水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中深层孔隙水受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计入硝酸盐后,50.85%的NO3型水指示着地下水具有污染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3.
以我国沉积型盆地三江平原的典型农业区抚远地区为例,采用水化学法和GIS技术分析区域水化学成因作用及无机氮素的污染特征,利用氮氧双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及稳定同位素解析模型(SIAR)确定氮素来源及各污染源贡献比,基于对影响氮素浓度变化的多项因素的认识,建立区域氮素的水化学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氨氮超标率为56.52%,毫克当量百分数平均值占无机氮总量的55.50%,是地下水无机氮素中污染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土壤有机氮、厩肥污水和氨态化肥是径流补给区氮素的主要污染来源,各污染端元贡献比由大到小依次为40.49%、30.24%和29.27%.地下水补给区是氨氮污染最重的区域,排泄区是硝酸盐氮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氮素浓度的关键因素;在氮素的时空演化过程中,除二级阶地仍保持天然水化学状态外,一级阶地和漫滩区的氮素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794.
对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进行样品采集,根据厂区内部环境特征,分为8个样地,共采集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样品24份。利用Optima 5300 V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该厂区内纤枝短月藓植株及其基质8种金属元素(Al、Ca、Fe、K、Mg、Na、Pb、Ti)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厂区Al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基质中其平均含量达到154011.28 mg/kg,植物体内平均含量为28 998.63 mg/kg)。纤枝短月藓可以很好地反映Al、Mg、Na、Ti这4种元素变化,在一般环境下可以较好的指示Ca元素含量,对于Fe、K、Pb这3个元素含量变化不能很好的反映;因此纤枝短月藓对铝厂部分金属元素具有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795.
2003年4月,徐州矿务集团韩桥煤矿-330m水平泵房出现严重的结垢.首先用X-衍射分析仪对水垢成分进行测试,然后对矿井水的水化学和微生物特征分3个不同时段(2003年4月、2003年10月、2004年4月)采样、测试,并利用水质模拟软件PHREEQC计算方解石、文石、白云石的饱和指数.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对水泵结垢原因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水垢主要成分以碳酸盐水垢为主,微生物主要为球菌和杆菌,水泵结垢与微生物无直接关系;矿井停采前,-330m水平水质类型为SO4-Ca-Mg,SO24-质量浓度高达1613·90mg/L,pH=6.71,矿井停采后,2003年4-10月,-330m东巷水质类型变化为SO4-HCO3-Ca-Mg,其中HCO-3、(K Na )质量浓度明显上升,pH值明显上升,尤其在2003年4月达到最高,为8·36.2003年10月-2004年4月,水质类型又变化为SO4-Ca-Mg,pH值下降为6.35~7.02.综合分析认为,矿井地面某造纸厂碱性污水渗漏引起pH值升高是结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6.
针对岩溶石山区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问题,以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从分析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入手,建立了示范区的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模型.选取的评价因子为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层厚度等3个关键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同时以ArcGIS 8 Desktop为平台,利用系统的空间分析工具,通过模型的空间关系识别和叠加分析,实现了示范区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797.
详尽地阐述了由多个椭球洞体生成复杂溶蚀孔洞的原理、三维随机洞体的数学模型以及确定性洞体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显示方法,为岩溶化岩体的溶蚀率和渗透特性的研究提供了计算机模拟手段。根据野外现场调查资料、平面地质图、灌浆帷幕剖面图,提取了水布垭大坝坝址左岸岩溶化地层的有关数据,得到了岩溶化地层的三维地质图和沿灌浆帷幕线的剖面图。  相似文献   
798.
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广西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选择了广西区27个岩溶县作为评价对象,以11项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建立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岩溶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极度脆弱的岩溶县2个,重度脆弱5个,中度脆弱17个,轻度脆弱3个。  相似文献   
799.
广州地铁岩溶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州地铁2、3、5、6号线经过地段的隐伏岩溶区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地铁勘察、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00.
鲁中南岩溶塌陷区岩溶水污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滨 《地球与环境》2005,33(4):53-57
在鲁中南岩溶发育区,由于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岩溶塌陷频繁发生,岩溶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岩溶塌陷区,岩溶地下水污染与岩溶塌陷有着密切联系。岩溶塌陷的条件、规模、频度、塌陷的时空阶段性等都直接影响岩溶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根据岩溶水的补给途径,岩溶水污染途径主要有四种:面状垂直渗透污染、带状侧向渗漏污染、点状塌陷坑灌入污染和超采岩溶水激发越流污染,不同的污染途径其污染源也不相同。要防止岩溶水污染,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岩溶塌陷问题,切断污染途径,加强岩溶塌陷的防治和监测,从而保证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