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650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下的岩溶泉水化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具有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的贵州普定陈旗和灯盏河两个岩溶泉域的降雨量、泉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连续监测,并依据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得到连续的水的CO2分压(PCO2)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结果表明这两个泉的这些水化学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暴雨动态变化。然而,两泉水的这些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土壤分布较多和水田分布在排泄区的陈旗泉而言,HCO3-和PCO2较高,而pH和SIc值明显低于土壤分布较少且水田分布于补给区的灯盏河泉,且变幅较小。此外在暴雨后,陈旗泉pH升高、PCO2降低,而灯盏河泉pH降低、PCO2升高。这些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对岩溶水化学调节作用的差异。灯盏河泉Ca2+、SO2-4、Mg2+和EC较高主要是其流域中石膏和白云岩含量较多的缘故。这些发现说明,pH、电导率、HCO3-、Ca2+、SO42-、Mg2+、PCO2和SIc等岩溶水化学参数可以作为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32.
青海湖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系统收集了青海湖流域湖水、河水、地下水、雨水,分析了各端元水体主量离子组成。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水样化学组成均落在Gibbs提出的Boomerang Envelope模型中上翼,暗示研究区水样化学组成受到岩石风化以及蒸发/结晶作用影响。雨水总溶解固体含量(TDS)高于世界雨水平均值,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以Ca2+和HCO3-为主;落于Gibbs模型左端,即有很低的Na+/(Na++Ca2+)、Cl-/(Cl-+HCO3-)比值,暗示大气中CaCO3颗粒的溶解可能是影响研究区雨水化学组成的重要因素。河水丰水期TDS明显高于枯水期TDS。枯水期河水的阳离子分布在(Na++K+)-Ca2+线上靠近Ca2+端元,阴离子分布在HCO3--Cl-线上靠近HCO3-一端。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河水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Ca2+端元和HCO3-端元靠拢。河水的(Ca2++Mg2+)/TZ+,(Ca2++Mg2+)/(Na++K+),HCO3-/Na+以及Cl-/Na+对比分析表明,青海湖流域枯水期风化作用弱于丰水期,河水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溶解控制。  相似文献   
833.
从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特征出发,结合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分析了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常用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指出:基于达西公式的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包括解析法、数值法和部分经验公式法,不适合以岩溶管道和暗河为特征的隧道的涌水量预测;目前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应该以水均衡法为主,通过加强隧道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特别是暴雨过程地下水动态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精度;此外,还应探索分析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在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4.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典型研究区,在采集大量地下水样并做常量水化学组分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地下水化学在海水入侵影响下的演化及其指示意义,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5.
本文以重庆奉节小寨"天坑"为例,从岩性、构造、水文、地层、气候、降水等多个方面对"天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天坑"这种巨型的岩溶景观在形成时所需具备的地质条件和外界因素,从而加深了人类对"天坑"以及岩溶现象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83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李思悦  程晓莉  顾胜  李佳  张全发 《环境科学》2008,29(8):2111-2116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凋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对水库中的5个点位进行了3 a的动态监测.对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对水化学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DS介于149.9-291.2mg·L-1,属于弱矿化度水.总硬度(以Ca2 、Mg2 浓度和计)介于40~50 mg·L-1之间,属于极软水.HCO3-及Ca2 分别介于122.5-170.0 mg·L-1、37.1-43.2 mg·L-1,分别占主要阴、阳离子组成的77.54%~77.87%和70.66%-77.93%.按照O.A.阿列金分类法,丹江口库区水质为HCO3--Ca型水.主要离子呈现一致的空间变化,在丹江库区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至汉江库区达到最小值.水化学特征的季节及时间变化表明,主要离子的浓度在枯季比在雨季大.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主要由岩石风化决定,高浓度的HCO3-及Ca2 主要来源于方解石和白云岩,但是上游及库区周边人为活动对NO3-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37.
本文对岩溶地基土洞稳定性评价方法中的坍塌平衡法多层计算情况进行了改进和编程,并通过黄石冶钢地区岩溶实例的数值模拟验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8.
典型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典型区域地下水取样调查以及水化学和氮同位素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程度并对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无机氮化合物主要以NO3-形式存在,浅层地下水中NO3- -N含量变化范围在2.94~28 mg/L之间,有4个水样的NO3- -N含量超过了我国《地下...  相似文献   
839.
张强  林玉石 《地球与环境》2011,39(4):523-530
摘要: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国西南岩溶区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基于“起源一路径一目标”模型,考虑三个因子:覆盖层(0)、径流特征(c)、降雨条件(P),对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地下水含水层固有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40.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所在区域的泉水和溪流在降雨时的连续采集,发现二者的水化学特征对降雨的响应较快,但变化却不同。降雨时泉水的pH值在降雨时降低,电导率和主要离子浓度升高,SI降低,pCO2升高,而溪流的电导率和主要离子浓度降低,碳酸盐矿物饱和指数(SI)降低,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降雨时泉水和溪流的溶质输移速率明显增加,但没有表现出在连续降雨中因为降雨强度大输移速率就高的现象,从而推断,除了雨水的稀释作用和"土壤CO2效应"外,土壤包气带的"前水"以及土壤中可交换态离子也影响了降雨时峰丛洼地水体中溶质的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