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34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80篇
综合类   1090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14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某地下厂房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围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研究地下硐室的岩体结构特征,对评价地下硐室的围岩稳定性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是根据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拟建区平硐的现场调查,用统计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最终找出该区岩体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地下硐室的围岩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2.
毫州是-农业大市,因化肥、农药、农膜大量使用而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毫州市面源污染现状,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3.
滇池流域农田氮、磷肥施用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01年6月至9月分别对流域内晋宁,呈贡,西山,官渡和嵩明调查了365家农户有关化肥施用情况,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每年从种植业流失的化肥中纯氮(N)达2575t,纯磷(P)达218t,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氮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7-20倍。菜地年每公顷流失氮204kg,水田的氮流失量最低,平均每公顷每年流失10kg。磷的流失也以蔬菜,花卉地为最高,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9-10倍。研究结果证明,大量的氮,磷化肥施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滇池是造成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6],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滇池流域的种植面积将会逐年扩大,因氮,磷化肥的施用面造成的氮,磷流失量将会不断加大,为了实现减少氮,磷化肥对滇池的污染,应积极推广精确施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4.
长江下游陆相火山岩地区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玢岩铁矿及其有关蚀变岩石,铁矿形成后普遍受到古风化淋滤和剥蚀作用的影响,并在浸蚀面上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层的底部,发育有含铁矿石和蚀变岩石角砾的碎屑岩层。在此基础上又生成一套直接受火山作用控制的蚀变,称为火山蚀变,它在火山碎屑岩中分布很广泛,其中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明矾石化、硬石膏化、叶腊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水云母化等。上述两类蚀变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在成因上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5.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及资料调研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管目标指标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小、粪肥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农业面源水污染负荷量的降低。(2)在监管的主要环节方面,可从节水控污和控肥两个关键点切入,并关注土壤流失带走的氮磷情况,重视水土保持工作。(3)在监管主体责任认定方面,农业面源水污染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出的滞后期从1~100年不等,这增大了辨识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边界的难度。因此制定管理目标、评估考核办法时要慎重,水质变化也要区分历史责任。(4)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现有针对点源管理和行政区断面考核为主的水质监测体系和监测规范,无法满足农业面源管理追溯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的需要。(5)在管理方式方面,根据水污染物类型和空间传输规律,以流域为单元,识别关键源区,突出重点,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采取全过程系统配置治理措施,统筹实施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本效益最优的路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2)应引入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理念,综合分析水(降水、径流、壤中流等)、土壤、地形、植被、受纳水体的生态功能等多种要素对水质的相互影响,统筹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统筹点源与面源治理。(3)建立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在空间规划、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监测网络建设、治理技术标准与法规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当前要按照流域汇水特点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修改已有监测技术规范,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全过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4)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监督者,主要负责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流域、确定责任区域和厘清部门责任、开展有关规划协调与政策环境友好性评估、措施效果与规划执行考核评估等。(5)依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重点区域,选择试点示范区,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提出管控目标、评估考核标准、区域责任主体"溯源追踪"技术方法,为在全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一、引言在实际工业噪声的处理中,经常遇到一些噪声源发声面积较大,且接收位置偏离发声面轴向甚至大于90°的情况,如图1中某一住宅和一排风口所示的这种相对位置。由于此问题具有发声面大和接收位置低这两个特点,从而使得声学计算变得比较复杂。发声面积大则意味着在距声源相当一段距离内,声波的辐射不能按点声源处理,也就是说此时从声源上各点发出的声波在到达接收点的时间已各不相同,并且相互之间还要发生干扰,其结果则是声场将不再随距离作一次反比衰减;而接收位置低即表明接收点和面声源轴向的夹角大于90度,并且由于某种遮挡使得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已相互“看不  相似文献   
28.
抚仙湖面源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抚仙湖径流区污染物负荷量的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以面源为主,面源入湖水量占98%,TP占81.4%,TN占85.9%,因此控制面源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提出了防治抚仙湖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及工程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滇池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性。认为滇池流域农村面源主要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物、化肥施用、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流失、畜禽养殖粪便构成。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30.
从动力地质作用原理探讨沙漠化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沙漠化从岩石记录中可以追溯到中生代中期,第四纪以来南北两半球各存在一条中纬度沙漠带,中国的沙漠化是这个全球沙漠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化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控制的地质事件。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及水圈强烈作用在地壳表层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演化是漫长的和具有周期性的,不会因为局部的条件变化而发生整体意义上的突变。人类活动是局部的,在整个地球沙漠化进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速剂的作用。沙漠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物理风化与沙源积聚阶段、风沙作用阶段和沙漠化阶段。沙漠期后沙丘沙经过固化生草、胶结成岩阶段后即形成风成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