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概述了国内外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在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必须解决的几个新课题,并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监测方案》(讨论稿)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监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13.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断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中,为反映优化后点位的整体代表性,需要在允许的测定误差内以最少的测点反映区域内较长时期的整体污染水平、污染分布状况和污染趋势.本文以博山城区为例,利用地理变异系数法和Fisher最优分割法对所布设点位进行数理统计.该方法使用简便,分级自然,避免了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优选结果具有较强的整体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监测点位优化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倪云龙 《环境科技》2007,20(2):58-60
根据雨山湖的环境特征和水质状况,在加密监测获取更多的信息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定量分析,选用主成份分析统计模式,用编制计算机程序处理数据,获得优化点数和确定点位.经可靠性检验证明优化方案完全能满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相关指数在广东省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省控站优化组筛选中的实践和探究,表明相关分析是个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BP神经网络实现环境监测的优化布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监测的合理布设关系到只有用量测点的监测数据就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区域环境的质量,采用传统的优化统计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一限较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模式分类与人有适应能力强、客观性好的特点,提出将人工神经网络BP与逐步聚类分析物思想相结合,实现对环境测点的逐步聚类优选,用该方法对贵阳市1992-1993年期间的16个大气环境测占煌监测数据进行优选,得到的6个优点选点符合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用被动采样分析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和NO2,在工作制度、人员、仪器等方面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膜片空白质控图表明,其方法和膜片是受控的,与自动监测系统对比,表明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连续状态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人工林种群密度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人工林林分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并阐明其数学模型和具体方法。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最优控制方案优化实例表明,用遗传算法优化能收到良好效果。优化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以间伐两次为最优,第一次在11~12年,第二次在15~18年,而主伐年龄以25年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