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分析了差压式流量计在煤气计量中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状态下计量时的相对误差及计算公式,以及在不符合周期标准状态下计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李峰  张辉  杨乃增  于涛 《环境工程》2000,18(1):48-49
提出了运用特征分析方法优化大气监测布点,并介绍了该方法的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应用于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关联程度分析。即每个监测点位与参考点位进行程度量化,可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优选。用此法将朝阳市市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由原来9个优化成3个,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25.
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我国电力突然短缺,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风电发展的紧迫性和风电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国际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风电的情景,中国- 奥地利政府间双边合作计划将风电评估列入2001~2003 年度合作计划,论文是该计划的成果之一。以我国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使用的风机选址算法和空间分布诊断程序( WAsP和ZAWIMOD2),运用数字地形图和遥感资料获得的土地利用图,进而得到数字化的表面粗糙度,再对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进行估算。完成了近1km2 分辨率的距地面60m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计算,并制作了它们的分布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区域上估算距地面60m 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其方法对我国风电资源的评估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结果显示最有效的风能资源在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而南部和东部的高风资源区位于山脊和山顶,对风能的开发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6.
对1990年3月30日-6月25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拟尖刺菱形藻与浮游动物数量等15个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浊度、Me、DO、V、Se、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对拟尖刺菱形藻的种群增殖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建立灰色系统模型{GM(1,h )}对拟尖刺菱形藻种群增殖的动态辨识分析。  相似文献   
27.
利用GIS技术优化网格布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探讨了噪声功能区划中网格布点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电脑GIS)技术和可满足需要的地形图,在网格布点基础上,运用AutoCAD图形视窗界面及其强大的操作功能、结合本区噪声功能区划,表明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做为一种信息源为城市噪声环境综合整治的模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8.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环境测点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祚泳 《环境科学研究》1998,11(5):34-36,40
为了对有多项污染物的环境测点进行优选,提出了单项污染物对环境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和多项污染物对环境综合作用 的“作用和贡献率 ”的新概念其计算公式将B-P神经网络原理与逐步聚类分析思想相结合,用于环境测点聚类优选。该方法成都市12个环境测点的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此外,它还具有简便实用,客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9.
洱海地面水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7年以后五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选择污染指数大的pH、COD_(Mn)、BOD_5、T-N、T-P进行单项方差分析,进而再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和年际相关分析,确知洱海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可归于一类。考虑水下地形、湖流、环湖工农业布局,水质监测点优化为两个即可保证其准确性、可控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0.
生态条件和瘤胃菌丛密度与纤维分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行设计装配的人工模拟瘤胃发酵装置内,用90523-1瘤胃菌丛进行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的分解与瘤胃细菌的密度及其类群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都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在发酵温度40℃,搅拌速度为60~70r/min的条件下搅动20min/h,C/N为10:1的生态条件环境中的细菌密度和纤维素分解率都高于相同生态条件的其它梯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