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2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提高单一放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该研究建立了多电极并联DBD水处理体系,考察该反应器的放电特性及其对甲基橙(MO)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与单一高压电极的DBD反应器相比,多电极并联的电极形式有效地降低了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了体系中MO的脱色,且相应的臭氧(O3)生成量增加。在实验考察的相同系统操作参数条件下,MO的脱色效果可由单一电极条件下的73.71%提高到5个电极条件下的96.11%;5个高压电极并联的DBD反应器产生的O3浓度是单个高压电极DBD反应器的2.13倍。  相似文献   
992.
介质阻挡放电去除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计了一套高压电源和同轴圆柱 -筒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装置 ,进行了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研究了气体流量、NO初始浓度、放电电压、O2 含量以及中心电极尺寸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 .当流量较小或NO初始浓度较低时 ,有较高的去除率 ;流量变大和NO初始浓度增加时 ,NO的去除率将下降 .放电电压升高 ,NO去除率将增大 .O2 的存在会降低NO的去除率 .放电管其它特征尺寸给定条件下 ,中心电极存在一个最佳直径 ,使得NO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 .  相似文献   
993.
页岩气勘探开发场地的潜在污染风险不同于普通场地,而针对页岩气开发全过程的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较为薄弱。文章综述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岩溶介质地下水及溶 质运移模拟的研究进展,指出由于页岩气开发场地的复杂性,基于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迁移的过程模拟法(考虑岩溶通道)较适用于页岩气开发全过程污染风险评价,强调应加强页岩气开发不同生产阶段土壤、地下水 污染监测,拓展风险评价指标筛选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应强化岩溶通道及裂隙相关参数的获取,并开展土壤-地下水耦合评价及页岩气开发全过程(勘探—钻井—压裂返排—生产)风险评价,为页岩气绿色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4.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恶臭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恶臭气体的分类和来源、传统的除臭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缺点;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及其治理恶臭气体的机理;论述了介质阻挡放电、脉冲电晕放电、滑动弧光放电和其他方法在除臭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利用等离子体治理恶臭气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对浙江某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大气中得克隆(DP)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水、沉积物、土壤和大气样品中均检测出了 DP,分别为0.843~1.56 ng/L,0.185~7.03 ng/g干重,0.115~26.4 ng/g干重和11.2 pg/m3;该区域 DP分布特征表明电子垃圾的拆解和焚烧是环境中 DP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6.
为得到甲苯在整体式催化系统中的燃烧规律,利用Fluent 18.1对整体式催化反应系统中甲苯-空气在铂(Pt)上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假设多孔介质内气固间局部能够达到热平衡,建立了三维的多孔介质催化燃烧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甲苯在整个系统中的燃烧特性。通过对整个反应系统中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的工况探究和通过分段控制燃烧反应发现:贫燃条件有利于催化燃烧,富燃条件有利于引发热力燃烧;当量比小于1,入口流速小于2 m·s~(-1)时,有利于催化燃烧,催化转化率在96%以上;当量比较高,入口流速较大时,有利于引发热力燃烧。以上研究结果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在2008年7月27~28日南京城郊14个观测点温湿度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南京城区、环玄武湖区和郊区的水泥地面、草地以及地面以上80cm高程近地表处的大气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南京城区近地表的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城郊最大日平均温差:水泥地为3.1°C,大气为1.9°C,草地为1.2°C;②环玄武湖区水泥地的热岛效应明显,但近地表的大气和草地的热岛效应几乎不存在;③城区干岛效应明显,城区湿度比郊区明显要小,其中水泥地的平均湿度差最大,达到-14.1%;④城区湿度与温度呈相反的日变化规律,且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温度变化;⑤南京城区雨花台、新街口、南汽和夫子庙等地的热岛效应较强,城市中的湖泊和草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作用,而城市中的水泥地面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明显的加剧作用,长江对城西地区的热岛效应起到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回收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用不同的消泡减容方法。非溶剂型热介质法分别采用20%氯化钙水溶液作水性介质,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混合物作油性介质,消泡操作温度110℃~130℃,可减容30倍,回收物料密度达到0.9g/cm3,适于下游产品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双介质阻挡放电法再生吸附五氯酚的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星星  李杰  鲁娜  吴彦 《化工环保》2011,(2):97-100
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对吸附了五氯酚的活性炭进行放电再生处理,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氧气流量和活性炭再生次数对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再生的最佳条件为:放电电压23 kV,放电时间1.5h,氧气流量2.0 L/min.随活性炭再生次数增加,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和活性炭再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挥发、淋溶和残留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亚轴土中柴油挥发率最高,达22.1%;细砂次之,为19.8%;粗砂最低,为12.4%;初始阶段淋溶液中柴油质量浓度较高,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淋溶状态下,粗砂、细砂和亚轴土中柴油释放速率依次降低;挥发和淋溶后,粗砂、细砂和亚轴土中的柴油残留量为30.0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