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677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71.
秸秆活性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磷酸氢二铵((NH_4)_2HPO_4)作为活化剂制备秸秆活性炭(SAC),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_4~-·)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首先对活化前后的SAC进行FTIR表征,发现(NH_4)_2HPO_4活化后的SAC含氧官能团特征峰强度增强,可能有利于过一硫酸钾的活化.其次研究了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抑制剂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O7脱色率随着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偏中性条件下,有利于SAC活化PMS脱色AO7;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比(2000/1)的甲醇、叔丁醇、苯酚,55 min内AO7脱色率分别为88.4%、66.2%、13.4%,苯酚对反应抑制效果最好,表明SAC表面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在AO7脱色中起主要作用.最后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气质联用(GC-MS)和TOC分析表明,AO7的偶氮键和萘环结构被破坏,生成含苯环类中间产物,最终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矿化率可达31.7%.  相似文献   
872.
基于Aura/OMI卫星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2007—2016年近十年对流层低层O_3浓度(0~3 km)、SO_2柱浓度和硫酸盐气溶胶光学厚度(0~2 km)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上海地区臭氧浓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最低值在2008年,为31.57μg·m~(-3),最高值在2016年,浓度为40.72μg·m~(-3);O_3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高、春秋次之、冬季低.十年来,硫酸盐气溶胶污染先减少后增加,2007年硫酸盐气溶胶(AOD=0.81)污染最为严重,占近十年硫酸盐气溶胶发生频率的16.41%,2010年污染最轻(AOD=0.68),比2007年下降了16.12%,且硫酸盐气溶胶污染频率为7.68%,但在2013年以后,硫酸盐气溶胶污染又出现增长趋势;污染季节特征与O_3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夏季阳光充足有利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使O_3和硫酸盐气溶胶等光化学产物的浓度升高.SO_2浓度在2007—2014年总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最低值(2014年)比最高值(2007年)降低了52.76%,但在2014年后SO_2浓度略有反弹;SO_2污染主要集中在冬季.  相似文献   
873.
平流层臭氧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可侵入对流层,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近地面监测点位的臭氧浓度超标。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上述事件称作"平流层臭氧侵入例外事件"(以下简称"例外事件"),并于2018年颁布了《关于可能影响臭氧浓度的平流层臭氧侵入例外事件申请陈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结合美国相关实操案例,详细阐述了"例外事件"的识别、判定技术和业务化处理流程及其对我国探索开展"例外事件"剔除工作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臭氧污染管控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以下结果:一是"例外事件"不定期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直接导致受影响区域近地面监测点位臭氧浓度异常超标,影响臭氧达标限值的设定,不利于客观公平地开展空气质量达标考核工作;二是美国依托多种监测手段和模式方法,已针对"例外事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判定指标体系及规范的业务化流程,可直接扣除此类事件导致的臭氧超标数据;三是美国现有实操案例多为解决平流层臭氧侵入导致西部高海拔地区(如怀俄明州、犹他州等)近地面臭氧浓度超标的问题。地方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只有在"例外事件"发生期间臭氧浓度处于年度排名前四位时,才会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开展"例外事件"的证据搜集和申请工作。"例外事件"美国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是:尽快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我国"例外事件"的回溯分析,重点关注春末和冬初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轻度污染天气,尽快形成我国"例外事件"的识别判定技术规范与要求,并建立健全"例外事件"管理机制,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74.
丙酮活化过一硫酸盐性能及非自由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丙酮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氧化降解酸性橙7(AO7),考察了丙酮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及共存阴离子等反应条件对AO7氧化降解的影响,探讨了丙酮/PMS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初始p H为9.0、n(PMS)/n(AO7)为17.5∶1、丙酮投加量为10 mmol·L-1时,反应30 min可使AO7的降解率达到99.8%.在丙酮/PMS的活化体系中,随着丙酮投加量、PMS浓度和p H的升高,AO7的降解率也逐渐增大,碱性条件下最有利于AO7的降解.自由基淬灭实验分析表明,单线态氧(1O2)是氧化降解AO7的主要活性物种.Cl-、CO2-3对丙酮/PMS体系中AO7的降解有促进作用,离子浓度越高,AO7降解速率越快,腐殖酸(HA)的加入对AO7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AO7分子中的偶氮键及萘环结构被破坏,从而得到降解.  相似文献   
875.
采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结合MARGA在线分析仪对南京地区冬季和夏季黑碳(BC)的质量浓度,以及硫酸盐,硝酸盐对其混合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南京地区BC质量浓度分别在1.01~14.5μg/m3和0.20~3.81μg/m3之间,均值分别为(4.39±2.66)μg/m3和(1.67±0.76)μg/m3,均呈现早晚高值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运用相对包裹层厚度Dp/Dc表示BC混合状态,冬季和夏季Dp/Dc分别在1.39~2.34和1.03~1.45之间,均值分别(1.81±0.21)和(1.24±0.08),Dp/Dc日变化特征与BC相反,冬季Dp/Dc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好,Dp/Dc与NO3-的相关性高于其与SO42-的相关性,夏季则相反.冬季清洁时期BC以本地源排放为主,其混合状态受硫酸盐和硝酸盐影响较高,冬季重污染时期,受排放源以及区域传输的影响,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876.
目的降低蒙皮以及囊体内部氦气的昼夜温差。方法基于成熟的CFD数值分析软件FLUENT,通过针对头部、两侧以及尾部螺旋桨布局下其尾流对于蒙皮表面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侧部和尾部布局的螺旋桨,在来流速度15m/s条件下,经过螺旋桨的气流加速后,速度最高可达约32m/s,加速比约为2.13,会使强迫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为原来的2倍。头部螺旋桨布局可提高整个飞艇外表面的速度,增强其强迫对流特性。结论螺旋桨布局在艇身两侧和尾部,可改变艇身局部区域的流场速度,增强局部热的强迫对流特性。  相似文献   
877.
选择采样期中不同降雨天数的碱片,测定余边的硫酸盐化速信心经含量,其结果为:采样期全月无雨时,余边上均未检出硫酸盐;半月以上至全月有雨时检出率为100%,检出量占样品量的2.7-15.9%。经扩散试验,查清了余边上的硫酸盐主要是有效面积上采集2的样品扩散所致,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878.
通过对唐山市1992-1994年大气硫酸盐化速率与SO2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108对数据建立了线性回归分析方程,r值大于0.6。  相似文献   
879.
介绍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情况。探讨了硫酸盐废水处理中的两种可能抑制机理——H2S对微生物毒性抑制作用和过度硫积累.对目前实验研究中H2S的控制途径、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已用于工程实践的THIOPAQ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0.
植物的硫主要来自根部吸收.植物叶片也具有吸收大气中SO_2的能力.因此,在污染环境中生长的植物,硫酸盐硫的增加比总硫增加的幅度要大,测定硫酸盐硫含量能更好地指示大气中SO_2的污染程度.植物叶片总硫含量已有几种分析方法,而硫酸盐硫的分析方法尚未见报导.本文对植物叶片中硫酸盐硫的浸出条件和硫酸盐硫的分析方法进行试验,并对实际的植物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