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10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5篇
综合类   2218篇
基础理论   422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171篇
社会与环境   397篇
灾害及防治   17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环境》2009,(10):44-44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和健康海鸥比起来,那些因燃油污染而中毒的海鸥的鸟喙上的红色斑点变小了。这一发现有可能开创一条新思路,即鸟类、鱼类和蜥蜴可作为指示器,用于监测一系列环境疾病。科学家发现,那些因泄露的燃油而生病但没有死亡的海鸟有一个特性:它们接触的燃油污染越多,鸟喙上的红色斑点就越小。研究小组猜测,食用了大量燃油的海鸥不得不将斑点中红色的化合物转移,  相似文献   
962.
采集北京市某一地下停车场内环境空气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D/FID)测定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分析其浓度特征、组分特征和影响因素,运用特征物种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VOCs来源,采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部分VOC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停车场内VOCs平均浓度为514.16μg·m-3,其中烷烃占比最大(43.76%),其次是芳香烃(28.89%)、烯烃(10.97%).影响停车场内VOCs浓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动车运行工况、机动车进出车次及扩散条件.冷启动工况、较多的出入车次和不利的扩散条件会导致VOCs浓度显著上升.苯/乙苯和苯/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均值分别为1.5和0.8,表明机动车尾气和汽油挥发是地下停车场内VOCs的主要来源. PMF解析结果表明地下停车场内VOCs的首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源(44.58%),汽油挥发源和汽车内饰挥发源分别贡献24.56%和9.18%.其中,汽油挥发源在08:00—10:00时段贡献最大,机动车尾气源在16:00—18:00时段贡献最大.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63.
在滇东北典型高原盆地地区以岩石、土壤和农作物(苹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元素赋存形态和生物富集系数等研究方法,对土壤Se元素开展持续监测与分析研究,获取高原盆地土壤Se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结果表明:昭阳区富硒土壤集中分布于洒渔和旧圃两镇,土壤Se主要为碳酸盐岩、含煤黏土岩、玄武岩和四纪沉积物的岩石继承性富集,碳酸盐岩和黏土岩区同时受表生富集作用影响强烈.不同母质区土壤表现出在不同深度Se活动态比例变化,在20~60cm深度尤为明显.Se生物累积研究结果显示:玄武岩区>含煤黏土岩区>第四系沉积物区≈碳酸盐岩区, Se在盆地复杂母质区显示更高的生物活性,而土壤Se更倾向于向苹果树叶中累积,其次是根系、树枝和果实.对区内土壤多年持续监测结果表明,成土母质、pH值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及作物Se迁移累积的三个主要因素,土壤Se趋向于在pH值在6.05~7.15向作物内迁移.区内土壤Se随时空变化主要受土地耕作方式差异和非自然来源带入的影响,变化主要发生在“高Se”和“边缘Se”区域.非自然Se源的带入同时伴随其他污染物的累积,建议加强源区监测与污染物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64.
采用水体解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识别—驱动关系分析的研究思路,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粤港澳大湾区长序列地表水体动态,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应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辨析地表水体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的经济社会驱动要素.结果表明:近30a大湾区城市地表水体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非线性特征,且取决于水体与耕地、不透水面之间的转化特征,1990~2000年地表水体面积增长了1323.14km2,2000年以后呈波动下降;粤港澳大湾区地表水面率与单位面积GDP的EKC总体呈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平缓回升的N型特征,体现出人为覆被对水体挤占与生态修复/水库扩容工程对水体的扩张;DARDL-UECM模型明确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R2>0.7, P<0.000)和各因子的贡献率,无论短期波动阶段还是长期均衡阶段,不透水面、林地和耕地面积比重均为城市地表水体的主要驱动要素,三者累计贡献率均值为0.96和0.93.  相似文献   
965.
加油站排放的VOCs包含的物种化学活性高、臭氧生成潜势大,是我国大气O3污染防治的重点源项之一.为了解我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强度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人为源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AP-42)中推荐的加油站VOCs排放因子测算方法,在分析2019-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汽油消费量变化以及各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环境温度逐月变化(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基础上,测算了2019-2021年我国各省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因子逐月变化情况和VOCs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各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因子有明显的逐月变化趋势,7-8月最高,12月-翌年1月较低,2019年不同城市月排放因子相差32.2%~290.6%.(2)2019-2021年我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量分别为22.2×104、24.6×104和26.3×104 t,逐月变化趋势呈现先逐步升高再快速下降趋势,2月最低,7月或8月最高,月排放量相...  相似文献   
966.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号召,配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刊连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科教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解说词(本刊略有删节)。我们将这些世界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奉献给广大读者,以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67.
辛亮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2023,(10):5475-5487
为揭示FAST工程的建成对宁静区及区内不同圈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区域未来的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提供一定参考,以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干扰度和脆弱度指数构筑评价模型来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草地、耕地为FAST宁静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前10a景观变化以草地、耕地向林地转化为主,人类活动相对较弱;后10a建设用地快速增加,三个圈层综合动态度皆有所上升,景观变化渐活跃但仍处于较低可控水平;FAST宁静区以低、较低、中生态风险区为主,核心区、中间区生态风险低,但受FAST工程影响有上升趋势,边远区生态风险变化表现为“两极下降,中间升高”的纺锤状;FAST宁静区生态风险呈空间正相关且相关性越渐显著,分布特征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  相似文献   
968.
969.
在环境保护部门,人们熟知一句话:环保靠宣传起家.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广大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及时向外界传递环保工作进展,努力促进一些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为破解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献计献策,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  相似文献   
970.
《民防苑》2009,(6)
全国首家集气象、海洋、海事、水文、水利、供水、排水等业务于一体的水务公共信息平台在上海建成。通过这一堪称跟踪风情、雨情、水情变化的"千里眼",市民可及时获取政府涉水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