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施用氮肥(NF)、复合肥(CF)、有机肥(OF)和混合肥(MF)对1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幼苗期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年施氮量为标准,设置低(L,0.3 g/桶)、中(M,0.6 g/桶)、高(H,0.9 g/桶)3个施肥水平,于2013年5、7、9月份分3次将各肥料平均施入各栽植桶中,施肥1个月后测定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指标,且最后一次同时测定桢楠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初步探讨施肥影响桢楠生长的同时对土壤肥力的作用.结果表明:(1)中氮水平的有机肥(MOF)对桢楠生长的促进效应最大,其生长量可以达到CK的2倍;且土壤肥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种优势可以持续到施肥后期(9-10月);(2)氮肥和复合肥对桢楠生长起到了微弱的促进作用,但不能有效提高甚至维持土壤肥力;(3)混合肥由于在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有机肥,与氮肥相比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还显著促进了桢楠生长;(4)桢楠生长状况(苗高、地径生长量)均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故这两个指标可以有效反映桢楠生长状况.综合来看,中氮水平的有机肥是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2.
运用蚕豆幼苗叶片生物标志物评价铅污染土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承润  王晓蓉  于红霞  乔松  张宝刚  孙剑 《环境科学》2008,29(11):3246-3251
以蚕豆(Vicia faba L.)幼苗为供试植物,通过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暴露5周后的蚕豆幼苗叶片应激蛋白(HSP70和HSP60)等相关生物指标对土壤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铅的增加,叶片总铅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O·-2与膜脂质过氧化产物(R=0.973, p<0.01)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均被相应的诱导.HSP70和HSP60对铅污染的响应比上述其它生物指标更加敏感.可见,土壤铅进入叶片后,可能通过O·-2的作用诱导了膜脂质过氧化,而4种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缓解了活性氧的氧化损伤.HSP70和HSP60可作为土壤铅污染早期诊断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应该考虑铅的暴露剂量并综合利用其它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73.
研究了不同浓度铀矿浸出液对水稻(Oryza sativa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玉米(Zea mays L.)和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的种子的萌发率、根系和幼苗的早期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铀矿浸出液使4种作物种子...  相似文献   
174.
探讨纳米银(AgNPs)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文献数据讨论AgNPs对单一物种的影响是否与数据挖掘趋势相符合.蒙古黄芪种子置于9个不同浓度的AgNPs溶液中,每日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观察结束后进行萌发和生长指标测定,并基于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随着AgNPs浓度升高,蒙古黄芪最终发芽率受到抑制,高浓度时显著降低(P<0.05);浓度为600 mg·L-1和1000 mg·L-1时平均发芽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浓度升高到400~1000mg·L-1时,胚根长、子叶长和子叶宽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胚轴的长度未受到AgNPs浓度变化的影响;叶绿素和氮含量在AgNPs浓度为200 mg·L-1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处理组(除20 mg·L-1外)的鲜质量与干质量均显著减少(P<0.05);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计算抑制率表明,600 mg·L-1和1000 mg·L-1的AgNPs对蒙古黄芪具有毒害作用.总的来说,实验结果部分符合数据挖掘模型趋势.比较几种分析模型发现,隶属函数法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meta分析比冗余分析更适用于单一物种趋势的预测.AgNPs抑制蒙古黄芪种子萌发,低浓度AgNPs对幼苗影响不明显,高浓度严重抑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5.
游奎  钟喆  赵淑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3):271-275,282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受试生物,探究5种全氟羧酸(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3 d)、发芽率(7 d)和幼苗生长(14 d)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短链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总体不显著(P>0.05),短链PFCAs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小.(2)小麦幼苗根长、株...  相似文献   
176.
镉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亮  李强 《环境科学》1991,12(6):29-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