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625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823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In this article, the NO3 radical-initiated atmospheric oxidation degradation of DDT wa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calculations. All the calculations of intermediates, transition states and products were performed at the MPWB1K/6-311+G(3df,2p)//MPWB1K/6-31+G(d,p) level of theory. Several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reaction pathways were reveal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pollutants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deduce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73–333 K using canonical variational transition-state(CVT) theory with the small curvature tunneling(SCT) method. Our study shows that H abstraction from the alkyl group and NO3 addition to the C3 atom of the benzene ring are the dominant reaction pathways. The rate-temperature formula of the overall rate constants is k(T)(DDT+NO3) =(7.21 × 10.15)exp(–153.81/T) cm3/(mol·sec) over the possibl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range of 273–333 K. The atmospheric lifetime of DDT determined by NO3 radical is about 52.5 days,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can be degraded in the gas phase within several months.  相似文献   
972.
中国CO2排放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省际差异,排放效率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南方地区,而排放效率较低的省区多位于中西部内陆地区或北方地区。其影响因素有能源转换、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各种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驱动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在CO2排放效率较高的省区,能源效率因素是推动排放效率提高的最大因素,在排放效率较低的省区,能源效率因素则是阻碍排放效率提高的最大因素;而能源转换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的作用不大。今后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省区不同的政策重点,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如CO2排放效率较高省区应发挥其技术优势,加快能源转换步伐,使产业结构的正向驱动因素发挥更大的作用;而CO2排放效率较低的省区,今后更重要的是应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中心来提高CO2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973.
生物毒性是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新上项目,目前一些资料或培训材料关于生物毒性的计算公式,由于理解或翻译上问题,编写的公式有错误,计算结果与仪器显示的不一样。通过对仪器原理、测试过程、计算方法得出该仪器计算公式,探讨更正了易出错误的地方并举实例验证。正确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生物毒性自动监测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4.
略论粪大肠菌群及其多管发酵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的细菌学测定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卫生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粪大肠菌群是水质特别是饮用水重要检测指标,其多管发酵检测法是国家及行业标准方法,在实践中对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要加以重视,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75.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变方程法对2001~2009年间的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只有2002、2007、2009三个年度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质量处于协调状态,其他年份两者均处于不协调状态。此外,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质量却一直在下降,这说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发展并不同步,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治理。论文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6.
污染物在有多个分汊岛的群汊河道中的输运混合特性目前尚不清楚,建立存在5个分汊岛的群汊河道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恒定点源排放下群汊河道中污染物扩散特性和汊道污染物混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来流流量的增加,使得污染物浓度整体下降,污染物混合均匀程度降低;污染物排污位置的改变,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显著;支汊中,污染物沿程输运是一个逐渐混合均匀的过程,但是突扩型支汊例外,其混合均匀性有降低的现象。研究为掌握污染物在群汊河道中的输移混合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7.
1.分组技术的基本原理;2分组技术的组网方式;3.分组传送网的体系结构;4各大电信运营商对分组传送技术的认知;5.分组传送网技术在未来传送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8.
气溶胶光学特性是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特征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气溶胶环境和气候效应的关键。利用2016年4-10月辽宁省铁岭地区的POM-02型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铁岭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rom波长指数(α)和浑浊度指数(β)的变化特征,并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区域AOD与PM浓度以及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5和7月的AOD与β相对较大,α较小;6、8-10月的AOD与β相对较小,α较大。GAM模型分析表明PM浓度、温度、风速、气压以及相对湿度对区域AOD影响显著,并与AOD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经广义交叉验证(GCV)得到GAM模型的调整R~2为0.740,表明该模型能够解释AOD 74.4%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9.
分别于2014年3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对钦州湾海区Chl a浓度分布及其粒级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两个时期都具有较高氮浓度和氮磷比,枯水期磷酸盐浓度高于丰水期,Chl a浓度及其粒径结构差异显著。枯水期Chl a浓度(1.70±0.74 μg/L)显著低于丰水期浓度(7.81±3.63 μg/L)(p < 0.01)。优势粒级从枯水期Nano级Chl a(51.8±14.0%)向丰水期Pico级(50.4±17.4%)演变。Pico级与Micro级共同构成了丰水期的Chl a浓度高值,两个时期Nano级Chl a浓度无明显差别。Nano级Chl a对总Chl a浓度的贡献存在着自枯水期优势(51.8±14.0%)至丰水期降低(15.5±9.2%)的动态变化。通过与营养盐和盐度等因子的相关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粒级组成的差异与钦州湾陆地径流的输入、营养盐浓度变动及高密度牡蛎养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0.
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建立了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五个系统控制层指标和21个基本指标,收集了安徽省2008年-2015年统计年鉴和环统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模型计算了安徽省"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年间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好.想要在发展上有所突破,应从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