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633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王朋 《环境技术》2007,25(4):3-3
由宁波市经济委员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主办、《环境技术》杂志社协办的"2007年中美汽车材料老化与腐蚀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7月2日在宁波市开元大酒店顺利召开.会议由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气候试验中心主任揭敢新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以某化工园区产生的电石渣治理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为例,分析了电石渣脱硫工艺的选择方向.根据电石渣的物化性质,对钙基湿法脱硫塔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电石渣脱硫吸收剂的塔型结构,使脱硫系统能以更高效和经济的方式实现超低排放,为电石渣作为脱硫剂应用于超低排放系统提供了一种设计构想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3.
湿法烟气脱硫是成熟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工艺,其中关键是对脱硫塔的选择及通过各项参数的控制达到良好的脱硫效率.通过对脱硫塔酸碱度(PH)、气液比(L/G)、流场特性、结垢等各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脱硫塔的选择和实际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气体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甲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净化效率维持在40.6%~61.9%;随着气体流量负荷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负荷的增加,甲苯的净化效率也随之下降。结合实验数据对“吸附-生物膜”理论的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5.
在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广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和问题。结果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数量、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水管道长度均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从全市尺度看,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已逐渐缩小,但各区域污水处理能力发展仍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其中白云区缺口最大,达42.8万t/d。广州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城镇化率并不高,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处理效能未能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任重道远。5个城市中广州市排水管道长度、人均排水管道长度排名首位,但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和排水管道密度仅处于中游水平。本研究同时提出了广州市提升水环境质量针对性对策,为“十四五”加强广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6.
用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魏在山  叶蔚君 《化工环保》2006,26(6):463-466
为解决废气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恶臭污染问题,采用自制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考察了生物填料塔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三甲胺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中三甲胺质量浓度为80.00mg/m3、气体流量为0.3m3/h(停留时间不小于30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0.5m3/(m2.h)的条件下,三甲胺去除率达99.9%,净化后气体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生物填料塔对三甲胺的总去除量与容积负荷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0.9949,表明三甲胺废气的生物净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7.
《环境技术》2006,24(5):1-1
继WEEE、RoHS指令,欧盟再掀绿色壁垒第三波,推出了一项主要针对能耗的技术壁垒指令EUP指令,引起了业界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78.
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赤潮藻类生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机制,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能迅速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除藻剂.对比分析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不同物质的抑藻效果,探讨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藻的主要化学基础.通过考查主要抑藻物质对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讨其抑藻机理.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 mg·L-1以上的N-苯基-2-萘胺,3 d后能保持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率超过50%;浓度为70μL·L-1的亚油酸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约为40%;浓度为70 μL·L-1的壬酸第3天可以达到85%的抑藻率,但随后藻密度有反弹.实验浓度范围内的亚油酸甘油酯和丙酰胺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N-苯基-2-萘胺后,藻体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有应激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可能是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主要抑藻物质;其可能通过自由基反应破坏藻细胞的结构,从而达到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79.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从100L/h增加到300L/h时,SO2净化效率由86.4%下降到73.2%;生化去除量随着入口SO2气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都随之提高,且20℃以上时,净化效率可达90.9%以上,生化去除量可达75 mg/L·h以上,更利于微生物降解SO2.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