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8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4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35篇 |
综合类 | 557篇 |
基础理论 | 102篇 |
污染及防治 | 16篇 |
评价与监测 | 28篇 |
社会与环境 | 33篇 |
灾害及防治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温室气体上升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容忽视,增加森林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根据森林碳汇功能与林产品碳储功能的关联理论与模型,推导和改进包括森林子碳库、土壤子碳库及木质林产品子碳库在内的林业碳库核算模型及方法,以实现目标碳从森林碳库向木质林产品碳库的过渡与转移。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林产品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构建包括森林子碳库和林产品子碳库的复合一体化林业碳库模型,使之为中国林业碳库的计量与评价提供判据。首先,对包含森林子碳库和木质林产品子碳库在内的世界林业碳库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归纳和比较国内外主流的关联林业碳库评估方法模型,从而对中国林业碳库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背景支持和逻辑方法支撑。其次,分析现有中国林业碳库评估存在的优势和弊端,找出适合中国林业特点的国家碳库创新评估路径,运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定的生产法的思路,通过分析目标碳在林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的流入和支出,提出创新中国林业碳库的模型构想并对其系统内涵进行分析。最后,赋予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模型数学表达,分析其数理结构并进行逻辑演绎,在森林子碳库和木质林产品子碳库两个复合链式体系下构建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ForestProducts Carbon Model/FPCM)。 相似文献
142.
143.
(续上期)
五、危化品安全“三字经”
危险品,要慎重,照章行,保管好;
贮存库,是重点,查隐患,禁烟火;
运途中,专人管,交接时,清点好;
昼与夜,勤值班,守规范,明责任;
层层抓,人人管,警钟鸣,常安全。 相似文献
144.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牛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陆地牛物嘲表现为碳源/碳汇的关键环节,揭示这一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的5个方面(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凋落物输入与分解、土壤碳库),综述了近10 a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近年来,尽管已开展了大量有关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整合各种密切关联的全球变化现象,完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加强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参70 相似文献
145.
油田安全阀大部分存在装更换过程极不方便等缺点。结合生产实际,建议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以提高油气站集输油站储油罐液压安全阀、压力容器安全阀的安全可靠性,从而提高安全阀在油田站库中的本质化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为探索喀斯特城市湖库溶解性有机质(DOM)成分特征及来源信息,以我国贵阳市重要喀斯特湖库——红枫湖、百花湖、松柏山水库和阿哈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叶绿素a(Chla)和DOM光学参数(a254、a280、a350、 E2∶E3、S275-295、 FI、β:α、 BIX、 HIX)的空间差异,同时利用荧光吸收峰(B、 T、 A、 M、 C、 D、 N)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解释DOM各成分丰度及占比状况,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揭示DOM参数的相关性和主要环境过程.结果表明,喀斯特城市湖库ρ(DOC)和ρ(Chla)范围分别为4.24~11.9 mg·L-1和0.32~19.7μg·L-1,松柏山水库腐殖质(a254)和芳香类蛋白质(a280)较高,导致相对分子质量(E2∶E3和S275-295)高于其它湖... 相似文献
149.
福建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2004年对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沙湾海区多年来水质、水域养殖力(营养盐、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调查后发现,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降低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合理设置养殖容量、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使退化的养殖海域得以修复,将对三沙湾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0.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株放线菌对赤潮异湾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都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微小原甲藻和金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在传代5次后能够保持稳定的溶藻效果, 按1%的体积比接种5d后B-10和G-11对异湾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99.44%.通过溶藻方式研究,发现2菌株都是通过释放胞外代谢物溶藻,且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00℃时会使2种溶藻物质失活.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B-1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类群,菌株G-11属于链霉菌属的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 )类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