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7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中国劳动科学》2004,(8):33-34
人是管理与技术工作的核心和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应该认识到: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与企业的高效益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由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优秀员工决定的。因此,树立人力资源投资的作用与重要性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意识,确立人力资本开发与人才竞争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2.
《中国劳动科学》2004,(8):34-36
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个永恒主题,激励内容与手段可以根据激励对象和组织发展目标的差异而表现出变化和侧重,但激励系统机制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连动性特点。激励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  相似文献   
23.
《中国劳动科学》2004,(12):59-59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22户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目前招聘工作已圆满结束。年轻化成为这次公开招聘结果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4.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原石油勘探局开始进入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十几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今年4月该局共有49支专业化施工队伍、近600名职工在苏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伊拉克等9个国家从事石油工程技术、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带资工程服务项目等服务,年创产值达6亿多元。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该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相似文献   
25.
本文指出了目前环境类高职高专人才的 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现象,结合实际提出了培养实用 型环境类职业技能人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中国劳动科学》2014,(4):F0002-F0002
杭州市轻工技工学校创办于1964年。1999年,杭州市政府将杭州市化工技校、杭州市丝绸技校并入市轻工技工学校。2003年底,学校成建制划归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27.
安红昌 《安全》2014,35(11):66-6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隶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共有12个系部院。安全工程系是其中既老又新的系部。说其新,是因为正式建立安全工程系比较晚,几乎是整个学院最晚建立的系部之一。说其老,是因为其前身可追溯到1984年,甚至更早。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方向即是其下设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8.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引擎,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在高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环保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珠三角已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而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成败又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分析面向珠三角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现状,就面向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分析,并对珠三角环保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培养创新型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是目前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环境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渐加大,面对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环境工程领域的学生近年来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大学的培养观念和能力面临着挑战。高等院校作为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的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近年来在进行矿业特色环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以期对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2011年10月,北京市科研院对该院108名博士后进行调研,对于其出站选择的提问,选择留在该院的院者达到99%。这个结果让大家比较欣慰。在对高端人才求贤若渴的背景下,占有知识和年龄优势的人才潜力股-博士后们,无疑会有无数与、条件优厚的机会虚位以待,他们缘何对这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