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入海河口受到海水、淡水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生境复杂,其区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能表征入海河口的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强度.对2010年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开展研究,并分别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比较法(ABC曲线)探讨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程度.结果显示:椒江口海域3个季节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是该海域的主要类群.季节分布上,春季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以及各项多样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夏季和秋季.最高丰度(187.11个/m2)和最高生物量(69.82 g/m2)分别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空间分布上,底栖动物种类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各季均呈现近岸站位明显低于大陈岛附近站位的现象;夏季和秋季,生物量在S7和S8号站附近形成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其中S8在秋季生物量达到913.63 g/m2;均匀度指数则分布较均匀.本研究表明,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与多毛类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多样性指数法和ABC曲线法对群落受污染扰动程度的评价结果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52.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崇明东滩潮间带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分析了调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结果表明:以去灰干质量(AFDM)计,5月、8月和11月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总平均次级生产力和总平均P/B值分别为637.83 ind m-2、6.82 gm-2、6.71 g m-2a-1和1.01 a-1.纵向梯度上,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总平均次级生产力三者大小排序均为东旺沙≥捕鱼港>团结沙.分析表明,潮间带次级生产力受软体动物影响明显,其中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黑龙江河蓝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泥螺(Bullactaexarata)和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这6种优势种贡献了崇明东滩潮间带65.24%的次级生产力.调查区域总平均P/B值为1.01 a-1,推测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一年更替一代,群落结构不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大.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断面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显示团结沙生境状况最稳定,捕鱼港次之,东旺沙最剧烈.对次级生产力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除生物量、栖息密度外,水体总氮、总磷对其也存在较大影响.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解析断面各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与环境变量的关系,显示断面群落次级生产力环境影响因子不尽一致,东旺沙影响因子为Sal、TP、TOC及DO;捕鱼港影响因子为TN、TOC、Chla及DO;团结沙生境状况极稳定,受环境因子影响极小,分析其次级生产力影响因子可能更偏向于沉积物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53.
总结了乌鲁木齐市冬季逆温的形成及其特点,着重分析逆温强度等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最终得出线性方程,并做出线性拟合图。  相似文献   
54.
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灰的重金属淋溶及其遗传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TCLP),以及ICP-MS和ICP-AES技术研究了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并结合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评价了其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底灰淋溶出来的重金属元素:铝(Al)、锰(Mn)、钴(Co)和汞(Hg)的浓度低于0.01mg·L-1,铁(Fe)、铜(Cu)和钼(Mo)的浓度低于0.1mg·L-1,而铬(Cr)、锌(Zn)、硒(Se)、锶(Sr)、钡(Ba)和铯(Cs)的浓度在0.11mg·L-1 ̄2.19mg·L-1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淋溶液中铅(Pb)的浓度异常高,最高可达19.06mg·L-1,超过了美国相关标准的上限(5mg·L-1);对比不同条件下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情况,表明溶解作用和淋溶液的pH值是影响其淋溶的2个重要因素.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显示各淋溶液处理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随着淋溶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所表现出来的毒性效应增强,表明重金属是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56.
为研究太子河山区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陆地景观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水生态调查和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景观格局指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EPT科级分类单元数(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和ASPT指数与景观聚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连通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反映了流域景观斑块的破碎化和人为干扰会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产生负面影响,可以指导以保护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为目标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  相似文献   
57.
基于2008年10月14至15日,2009年8月14至15日,20至21日在大连湾口进行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的周日连续观测,对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的温、盐、流及混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湾湾口处的平均混合率较强,约为10-3m2/s;混合率的最大值超过10-2m2/s,比大洋混合率的背景场量值高3个数量级;夏季大潮期的混合率大于小潮期。强混合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的机械能是海洋上层混合的一个主要来源;(2)潮致混合是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混合的主要类型;(3)边界层内较强的底摩擦是底层混合的重要贡献因素;(4)剪切不稳定是产生强混合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湖泊生态修复后小型城市湖泊不同区域水生态状况的长期响应特征,并探讨利用不同水生生物类群评价水体水生态状况的适用性,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对湖南小型城市湖泊松雅湖水质及不同水生生物类群分别进行了逐月和季度监测,并对其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生态修复之前相比,修复后松雅湖全湖相关水质指标均优于修...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滩涂围垦对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海湾布设了16个监测站位,开展了4个季节的调查工作。运用ABC曲线、聚类分析(CLA),重点分析了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扰动明显,与历史数据对比,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下降明显,经济物种损失严重;(2)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明显低于远岸;(3)ABC曲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干扰程度明显,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较低,滩涂围垦导致近岸沉积环境形成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60.
孔凡博  张耀宗 《环境工程》2013,31(4):6-8,12
氧化沟工艺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沉淀导致沟内积泥较厚。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依据经验数据,依次对1号、2号氧化沟安装底推。对沟内积泥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氧化沟的积泥主要由进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造成,且积泥规律与底推安装位置和运行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