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780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115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通用软件ABAQU S,建立了扩底抗拔桩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将数值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桩资料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扩底抗拔桩的工作性状。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抗拔桩的轴力、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桩身和扩大头周围土体变形与塑性应变的发展规律,以及扩大头的挤压作用对扩大头周围土体竖向应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变动参数研究了扩大头的形状、土体的性质对扩底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大头直径和扩大头周围土体的性质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而扩底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52.
污泥-焚烧底灰混合固化配方及强度增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与垃圾焚烧底灰混合固化是一种以废治废的处置方式.针对水泥固化污泥早期强度高、石膏固化污泥后期效果好的特点,分别采用水泥、石膏、水泥+石膏为固化剂,和不同掺量的垃圾焚烧底灰,开展脱水污泥固化试验研究.对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增容比、浸出毒性及COD、p H值进行了测试,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固化污泥微观结构的变化.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脱水污泥的较优固化材料配方为100%垃圾焚烧底灰、25%水泥和25%石膏,固化污泥的强度和含水量满足填埋要求,且增容比小,浸出毒性大幅降低.固化污泥的早期强度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底灰的骨架作用和吸水作用,后期强度增长主要依靠固化剂的胶凝作用和垃圾焚烧底灰的火山灰作用;其中钙矾石的生成是固化污泥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53.
红土复合聚合氯化铝以及三氯化铁去除水华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红土复合聚合氯化铝(PAC)以及三氯化铁(FeCl3)制得的复合絮凝剂对水样中的藻类絮凝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PAC复合FeCl3混凝剂不同,红土的加入可增加絮体的密实度,加快絮体沉降速度,沉淀后的絮体在微扰动下不再漂浮上升从而有效提高除藻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复合絮凝剂除藻的最优配比,用混凝剂(红土:PAC:FeCl3=50mg:8.75mg:17.5mg)处理水样,1h后水样浊度由22.35NTU降至1.85NTU,浊度去除率为91.72%。讨论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并对除藻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54.
德兴铜矿废水对乐安江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乐安江水系的底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进行的研究表明,位于乐安江上游的德兴铜矿排出的大量酸性废水对主活在该水系中的底栖动物的分布及其群落结构会产生直接影响.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尤以重金属(特别是铜和铅、锌、镉)对底栖动物群落的抑制作用最大.在下游,随着同污染源距离的增加,河流的污染状况逐渐减轻,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逐渐增加,清洁种类逐渐恢复.另外,河流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对河流自身的净化作用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55.
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4,13(3):259-262
藻类是研究水生毒理学的很好的材料之一,对其毒性是评价化合物危害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效应的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工业废水,数种硝基芳烃及多种有机锡对藻类的毒性,发现剂量与效应时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化合物结构与效应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756.
2002年4月、7月、11月和2003年1月对滆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分布及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滆湖现有底栖动物31种,其中软体动物14种,淡水寡毛类6种,水生昆虫7种和水蛭4种.主要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和羽摇蚊.相似性分析表明,滆湖网围养鱼区和网围养蟹区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相似程度较高,而都与非养殖区差异较大,说明网围养殖对底栖动物组成存在影响;而且网围养鱼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更甚于网围养蟹的影响.多样性分析表明,滆湖底栖动物多样性呈现自北向南递增以及夏秋低、冬春高的时空变化格局.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   
757.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3-12月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区进行4次采样,研究该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栖息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季节红树林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差异极大,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以冬季为最多(45种),夏季为最少(28种),生物量以秋季为最高(272.78 g·m-2),夏季为最低(165.93 g·m-2),密度以冬季为最大(679.25 m-2),夏季为最小(504.95 m-2).对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栖息密度及不同红树群落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站位-季节间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量、均匀度指数在站位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底质和红树种类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东寨港红树林恢复有利于底栖动物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758.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种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2月18日-4月17日,在距离香溪河河口约19 km处设一野外观测站,对观测站附近一定点进行持续监测,并在观测站进行围隔试验,探索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的种源,揭示水华暴发过程.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春季硅藻(Diatom)(主要是针杆藻Synedra、星杆藻Asterionella)冰华藻类种源是原地水体,底泥对硅藻水华暴发影响不明显;2008年观测站附近的甲藻(Protoperidinium sp .)种源不是底泥中的孢囊.2008年春季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过程可以分为"复苏-增长-衰亡"三个阶段,其中溶解性硅酸盐(D-Si)和光照是水华藻类复苏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增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溶解性硅酸盐(D-Si)和总磷(TP),衰亡阶段由于4月8日骤降暴雨,浊度和降雨量是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59.
2018年8月(丰水期),在嫩江支流甘河,调查了19个点位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特征。并运用聚类分析、Mcnaughton优势度分析和IBD(biological diatom index,硅藻生物指数)3种方法研究了甘河着生硅藻群落结构和优势种清洁状况,使用主成分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甘河着生硅藻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甘河共鉴定出着生藻类90种(属),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生物量丰富。丰水期甘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为健康,着生硅藻主要由清洁种构成,其中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优势度0.48,为绝对优势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河采样点位可分为3组;其中组1和组2点位主要位于甘河上、中游,上、中游水质、生境质量较好,健康程度较高,优势种均为清洁种,上游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优势度达到了0.64;组3点位均位于甘河下游,下游人为干扰较强,健康程度较其余两组偏低,Nitzschia palea和Nitzschia paleaeformis等耐污种在组3的优势度较高。导致甘河着生硅藻群落清洁度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差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电导率、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影响中游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影响下游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电导率和总磷。由此可见,着生硅藻群落可以较好的指示甘河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营养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760.
藻类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群体,藻类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述评了藻类在固定二氧化碳、去除有毒有害物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吸附重金属等方面的作用,并从制油,提取色素、藻胆蛋白、生理活性物质等方面评价了藻类的资源化用途,最后对其资源化利用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