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96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河流底泥沉积物分子形态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BCR连续提取分类法,结合透射电镜、X-ray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相应的化学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山东小清河济南段底泥沉积物的形貌,主要和次要成分的化学组成,并探讨了在BCR分级提取的各个阶段中被提取的底泥试样污染物Cu,Pb,Zn,Cr,Cd的分子存在形态.同时发现污染区底泥试样中硅酸盐晶格内污染元素含量均较本底试样有规律地增加.   相似文献   
932.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测定水耕植物过滤法(Hydroponic Bio-filter Method,HBFM)水质净化系统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以及底泥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密度,定量研究了该系统底泥的硝化及反硝化潜力沿水流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游底泥硝化潜力最大,为4.76×10-6 g/(g·h);上游底泥反硝化潜力最大,为8.1×10-7 g/(g·h);底泥中亚硝酸菌的密度分布与硝化潜力的分布一致.结果还表明,提高HBFM系统氮去除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硝化反硝化区域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933.
六氯苯污染底泥的电Fenton修复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电Fenton技术修复含HCB的底泥的有效性、环境适用性、操作可行性,并估算了其工程运行费用。从而认为电Fenton技术对含HCB底泥的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4.
研究了采集自居住环境的矿物微尘对人体肠道菌群主要代表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体外作用.测定了矿物微尘对培养基pH值的影响,微尘与菌体共同作用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并用活菌计数法检测了矿物微尘对大肠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尘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培养基中矿物微尘质量分数达3%时即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微尘质量分数达20%时,大肠杆菌生长受到完全抑制.微尘质量分数在3%~20%这一较宽幅度内,大肠杆菌虽受抑制但能生长,说明大肠杆菌耐受矿物微尘影响的能力较强.矿物微尘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影响复杂,培养基中矿物微尘质量分数低时起促进作用,质量分数较高时起抑制作用.微尘质量分数达5%时,嗜酸乳杆菌生长即受到完全抑制.嗜酸乳杆菌耐受矿物微尘影响的能力较弱,远小于大肠杆菌.结果还表明矿物微尘影响大肠杆菌与嗜酸乳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微尘本身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微尘的碱性因素对大肠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35.
质量衡算模型计算太湖底泥磷的交换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水体中底泥和湖水之间磷的交换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溶解氧。它对底泥磷释放速率的影响与其氧化还原电位有关,当温度升高时,溶解氧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底泥磷的释放速度加大,当超过其沉积速率时,呈现出底泥磷的释放过程,反之为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936.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布和工业产品有明显不同。通过不同深度底泥样品测定,证明PCBs在底泥中的渗透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37.
稀土元素镧在底泥及底栖生物螺蛳中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40La放射示踪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在底泥及底栖生物螺蛳(梨形环棱螺,Belamyapurificata)中的分布和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在底泥中较易积累,并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36%左右)、铁锰结合态(26%左右)及有机结合态(14%左右)形态存在;螺蛳对镧也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其各部位镧的积累量依次为:内脏囊>螺壳>头足部;高浓度(10mg/L)处理组底泥及螺蛳中镧的积累量明显高于低浓度(2mg/L)处理组,但富集能力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38.
辽东湾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通过对辽东湾诸河口底泥中铅、锌、铜、镉等的分析,发现辽东湾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Cd,Zn,Pb,其中,Cd平均含量为1.155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Zn平均含量为105.277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认为辽东湾西北及北部河口底质污染严重,葫芦岛市五里河桥下>大凌河口北>辽河口>双台子河口等处.与历史资料相比,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9.
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乙醇型发酵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利用厌氧活性污泥,在制糖废水产酸发酵过程的同时制取氢气.探讨了生物制氢反应器连续流稳定运行的工程控制参数.研究表明,在污泥接种量为15g/L、温度为35℃±1℃、COD容积负荷为40kg/(m3·d)、HRT为4h、系统pH、氧化还原电位(ORP)分别在4.6~4.9、-450~-470mV等条件下,可以实现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系统乙醇型发酵的高效稳定运行.此时,液相末端发酵产物中乙醇和乙酸的含量占挥发酸总含量的80%以上,COD去除率22%~26%,气相中的氢气含量约为40%~58%,最大产氢能力为7.63m3/(m3·d).  相似文献   
940.
河流底泥污染类型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城市河流的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已明显下降。但是经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逐年积累而污染的河床底泥,由于水流作用将释放至水相,再次影响整治后的河流水质。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底泥环境质量标准,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