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570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静态模拟试验,选取膨润土、煤渣为帽封材料,研究两者覆盖于河水底泥表层后各体系上覆水体及底泥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含量指标在60 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泥表层覆盖膨润土或煤渣后,上覆水体中的pH约为7.5,Eh在80~110 mV波动,均未造成持久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它们的吸附性能使得上覆水体CODCr在反应周期里有所减少。膨润土存在体系,其底泥pH在反应周期里呈下降趋势,Eh呈上升趋势,底泥有机质去除率在25%左右。而煤渣帽封于底泥上,其底泥pH、Eh在反应周期里均呈上升趋势,底泥有机质去除率约为19%  相似文献   
52.
曝气和pH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宽  刘波  王国祥  杜旭  凌芬  周锋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553-3558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曝气方式(水曝气和泥曝气)、上覆水初始pH(自然状态pH=7和pH=11)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曝气+pH11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间隙水中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0.03%和44.66%;泥曝气+pH7方式对上覆水、间隙水、底泥中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4.31%、84.07%和68.29%;底泥pH与上覆水总氮浓度呈正相关(p<0.05);泥曝气+pH11方式使底泥含水率、烧失率明显升高,继而影响各形态氮在泥水系统中的赋存,其中底泥吸附态氨氮含量与底泥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间隙水可溶态氨氮浓度与底泥烧失率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3.
藻类打捞对水体营养循环的影响及其生态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华是氮磷的富集器,太湖打捞藻样中的总氮、总磷、游离磷及有机物含量分别为98.87g/kg、3.25 g/kg、0.21 g/kg和95.65%。在底泥中沉降藻类的矿质化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且其向上覆水中释放氮、磷的强度具有随水温升高而增强的趋势。但在水层厚/底泥比不同的区域,这种营养物释放强度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实验证明,藻类的打捞是一种人工延长食物链去除氮磷等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采用以硫酸亚铁(FeSO4)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脱水剂作为疏浚泥浆脱水剂(以下简称脱水剂),黄沙、炉渣、煤灰、石灰和粉煤灰分别作为疏浚底泥干化改良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脱水剂投加量为100 mg/L条件下,可以提高沉淀效率约20%;在投加脱水剂及5%石灰、粉煤灰、炉渣改良剂的条件下,底泥比阻值下降50%~70%;初期渗水速率提高6%~68%;与原泥相比,以黄沙、炉渣、煤灰为改良剂的底泥,经过4个月干化期后,承载力提高了30%~150%。本研究为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5.
为探索浅水湖泊水动力扰动作用对底泥再悬浮影响的规律,在室内矩形水槽内模拟了各种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得到了太湖底泥在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通过考察上覆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建立了底泥沉积物再悬浮通量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太湖底泥在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3种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15、30和40 cm/s,且底泥沉积物再悬浮通量与流速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再悬浮通量随流速增大而增大,且相关性较好。将该试验结果应用于太湖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中,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该模拟装置能够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较好地反映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光催化剂对水体有机污染修复极具发展潜力,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亟待探究。为初步评估光催化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典型光催化剂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代表,以不同g-C3N4投加量(0、25、50、75、100、125 mg/kg,分别记为CK、P25、P50、P75、P100 及 P125)处理河床底泥,30 d 后,利用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河床底泥细菌群落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投加量的 g-C3N4处理后,河床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排序为 P75(g-C3N4投加量为 75 mg/kg)>P100(g-C3N4投加量为 100 mg/kg)>P125(g-C3N4投加量为125 mg/kg)>P50(g-C3N4投加量为50 mg/kg)>...  相似文献   
57.
加拿大燃煤电厂水污染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燃煤电厂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技术及废水池和灰场的防渗技术。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黄河以北地区输水干线底泥污染现状的调查和污染物浸出性实验,分析了输水干线底泥可能对调水水质产生的潜在风险,并根据水质目标要求进行了风险预测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9.
底泥的正确采集在水体环境研究和底泥污染评价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收集非代表性底泥或不正确采集和存放底泥样品不仅会劳民伤财,并会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良好、适用的底泥采样器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国内关于底泥采样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笔者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文献报道,介绍一种实用有效的底泥采样器──重力型芯型底泥采样器。1采样器的基本用途和结构一般来说,芯型底泥采样器主要用于收集垂直分布的底泥,用以测定底泥的断面污染物分布的参数,从而可提供污染物的历史积累情况。另外,芯型底泥采样器宜于采集富含有机质、细软…  相似文献   
60.
SOD是影响水中溶解氧的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底泥的特征,建立了沱江底泥耗氧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再悬浮SOD模型.并讨论了影响底泥耗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底泥耗氧率模式为R=a exp(b/D)(a=3499.3,6=-0.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