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257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92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采用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废煤气脱硫剂中的萘含量,探讨了萃取方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解吸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萃取条件为40℃下顶空萃取10 min,260℃下解吸2 min.最优萃取条件下,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870 mg/L,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限为10 ng/L.利...  相似文献   
992.
由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稀缺资源,使得在经济活动对环境变化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变化也对经济产生了影响.采用构建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方法,使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6类环境指标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考察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变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程估计.实证结果为三地区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但各地区的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估计结果则存在人口,资本投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环保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表明:①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双向作用:②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对目前地表水坝的固有缺陷引发的有关对地表水坝建设利与弊的讨论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地表水坝引起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电子废弃物以其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同时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和大量可回收材料等显著特点而备受社会各部门关注.以广州市废旧电脑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基于Vensim语言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模拟广州市2001-2020年废旧电脑产生量的发展趋势.该模型由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政策子系统、一次及二次使用废旧电脑形成子系统等部分构成.结果表明,广州市电脑保有量、废旧电脑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据该模型预测,2020年广州市电脑保有量将突破650万台,户均拥有量将达到2.36台.利用相关历史数据检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误差范围为-6.49%~1.95%.妥善处置量大且增长速度快的电子废弃物将是社会亟需解决的棘手难题之一,应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炼油企业废白土排放污染环境问题,在实验室中利用溶剂进行脱油处理,其脱油率及脱油废渣活性度都较高,但再生后的脱油废渣仍难以重复利用.而利用废白土作型砂添加剂的试验研究,其工业试验结果较为理想,且能彻底解决废渣的污染问题,实现其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996.
微电解-絮凝预处理味精发酵废母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味精发酵废母液COD浓度极高,为了有效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研究采用微电解絮凝方法预处理该废水。实验研究了曝气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水和出水pH值、Fe/C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能有效提高COD去除率;在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因素组合,即原水pH为2,出水pH值为9,Fe/C为0.5的条件下反应3 h,废水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48.7%。  相似文献   
997.
分别在管式炉反应器和热天平上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在管式炉反应器上考察了在同一升温速率(20 K/min)下不同热解终温 (400、500、600、700和800℃) 对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在相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用灰色理论及方法建立基于热解终温的废电路板热解灰色产率预测模型GM(1,1),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对不同热解终温下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进行预测。此外,在热天平上获得的不同升温速率(10、15和20 K/min)下的热失重曲线表明,废电路板的失重速率峰随升温速率的提高逐渐向高温侧移动。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对废电路板热失重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废电路板热解活化能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废电路板热解过程中活化能并不是单一数值,而是随失重率变化的一个函数。所得废电路板热解活化能值在140~250 kJ/mol范围内变化,当失重率在10%~60%之间,活化能值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当失重率>60%时,活化能值由155.4 kJ/mol迅速增加到244.4 kJ/mol。  相似文献   
998.
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境质量的代理变量,对中国各个地区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居民收入和环境质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来分析医疗支出对各影响因素的短期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质量对医疗支出影响的长期弹性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均为正值,说明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人们健康状况的恶化,从而促进了医疗支出的增长。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具有长久坚持的意义。但是,从短期来看,环境质量对医疗支出的影响却为负值,这一结果解释了当前有些地区和部门在短期内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由此更加突显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对医疗保健支出影响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均大于1,表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于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作用,由此说明我国当前实施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医疗补助政策具有其针对性和适宜性。  相似文献   
999.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投资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复兴丝绸之路经济繁荣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推手。为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效应,进而提供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数据,构建面板效应模型,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总额及投资分项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以及三种环保投资分项(即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自变量;表征经济发展总量、结构、就业的5项指标和表征环境质量的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的5项指标是因变量。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能够有效带动该区域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就业水平提升,同时有助于该区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三类环保投资分项的经济与环境效应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起主导作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效应最差;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环保投资效应相差较大,其中四川省环保投资效应最优。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环保投资总量不足,尚未达到环境质量改善所需的国际标准;其二,环保投资结构不合理,即环保投资过于集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相对较弱;其三,环保投资流向不恰当,表现为环保投资对就业水平提升、产业高级化、能耗控制、固废处置的作用不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现存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政府环保支出引导社会资金流入环保市场,进而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力度;调整环保投资分项比例,将环保投资向工业污染源治理转移;改善环保投资流向,使其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清洁能源使用、提升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建立引入气候因素的种植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90-2009年山东省40个县市种植业生产及气象面板数据,运用产出增长分解法,实证分析气候因素和非气候因素对山东省种植业产出的影响并对产出增长的各要素贡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山东省种植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1990-2009年间气候因素对山东省40个县市的总体产出增长的影响为-11.0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温度每升高1℃,总体种植业总产值减少2.2%,总体产值增长下降1.48%;温度升高对鲁西北地区、鲁南地区种植业产出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降水对种植业产出影响显著,降水因素使得山东省种植业产出增长减少16.86%;物质投入中化肥和农药对种植业产出增长贡献最大,但农业劳动力减少,特别是种植业劳动力的减少,开始显著地影响种植业产出,使得种植业产出增长减少5.90%;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