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82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950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大量有害工业废盐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总结近年我国工业废盐处理处置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工业废盐的产量、特征和危害,以及工业废盐处理的常规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其中包括传统热处理技术和新型热处理技术。在传统热处理技术中,主要介绍了回转窑焚烧技术、流化床焚烧技术和液体喷射焚烧技术等。在新型热处理技术中,介绍了悬浮炉处理技术、分级碳化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高温热管技术和微波吸收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和优缺点,系统梳理了我国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进程。此外,探讨了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机制,包括活性氧的产生机理以及有机污染物消除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了在热处理过程中废盐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为N和S等)、重金属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二噁英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82.
杨立群  汪恂  高鹏  方继敏  廖鑫 《环境化学》2021,40(9):2809-2819
利用奥炉协同处置废印刷电路板,是资源化利用有价元素铜的一种方式。为了解该过程中氯代/溴代二噁英的产生及危害,本文通过对环境空气及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预处理破碎生产线、奥炉进料口、排放烟气口、降尘、飞灰及出渣等处采样监测,分析氯代/溴代二噁英的浓度及各组分的分布情况,评价作业场所的暴露风险,以期为WPCB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职业卫生防护提供相关参考。对大冶有色奥炉周边的大气及其中所含固相中的氯代二噁英(PCDD/Fs)和溴代二噁英(PBDD/Fs)的污染水平、同系物分布特征以及气固两相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3个气相取样点中,∑17 PCDD/Fs最高的是排烟口29.12 pg·m−3,毒性当量浓度(W-TEQ)为3.45 pgTEQ·Nm−3;最低的是环境空气2.32 pg·m−3,毒性当量浓度为0.16 pgTEQ·Nm−3,奥炉进料口浓度为17.28 pg·m−3,毒性当量浓度为0.78 pgTEQ·Nm−3。排烟口、奥炉进料口采样∑17 PCDD/Fs总浓度分别是环境空气的13倍和7倍、W-TEQ(PCDD/Fs)分别是22倍、4倍;3个气相取样点∑11 PBDD/Fs最高的是排烟口484.95 pg·m−3,W-TEQ为42.67 pgTEQ·Nm−3,最低的是环境空气0.045 pg·m−3,毒性当量浓度为0.0019 pgTEQ·Nm−3,奥炉进口的∑11 PBDD/Fs为3.21 pg·m−3,W-TEQ(PBDD/Fs)为0.068 pgTEQ·Nm−3;排烟口和奥炉进料口的∑11 PBDD/Fs总浓度分别是环境空气的10777倍和71倍, W-TEQ(PBDD/Fs)分别是22458倍、36倍,低于贵屿、龙塘镇和二次铜铝处理厂周边大气中二噁英的浓度水平,与浙江台州的电子垃圾拆解地空气中二噁英质量浓度水平相当。对环境空气中二噁英类物质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其对成人、儿童的暴露量分别为0.364 pgTEQ·kg−1·d−1、0.617 pgTEQ·kg−1·d−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PCDD/Fs日容许摄入量(TDI)1—4 pgTEQ·kg−1·d−1标准。  相似文献   
283.
针对采油作业产生的废酸、固废、废水处理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研发改性废酸降压增注、深部调剖技术;高比重污泥悬浮研磨后的固废处理技术;低耗水打塞、原井液+CaCl2压井、原井液处理再利用技术,减少了\"三废\"的产生,解决了\"三废\"环保处理费高等问题,消除了环保隐患,实现了清洁生产,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84.
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碳粉的产量不断增加,致使废碳粉排放量升高。目前,国际上对废碳粉的处置以直接填埋为主,在环境中持续累积且具有暴露风险。废碳粉中含有微纳米塑料、纳米氧化物、纳米炭等多种新污染物,存在潜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如何科学处置废碳粉,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是管控废碳粉中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的关键。该综述首先探讨了多种典型颗粒新污染物的单独和复合生态效应以及其与环境中土壤、水体等介质的相互作用,提出废碳粉可能具备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废碳粉可通过呼吸、接触及食物链传递等途径造成人体暴露,可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肠道代谢、神经发育、心脏代谢、血管、生殖等产生毒性,其毒性具有尺寸、剂量和暴露时间依赖性。依据废碳粉的成分组成和性能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可能的回收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并对未来废碳粉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环境健康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1)发展环境中废碳粉的分离提取与检测定量技术,明确废碳粉的环境赋存量和赋存形态;2)结合实验室和中宇宙模拟与机器学习来探究环境相关浓度下废碳粉的生态和人体健康效应,并实现其风险评估;3)加强废碳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的创新,发...  相似文献   
285.
“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政策及措施的国别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废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应对城市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管理挑战的国际趋势,我国也启动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本文介绍了国际“无废城市”实践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无废城市”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废城市”的推进政策与实施措施存在国别差异,我国的“无废城市”采纳了“问题导向”的推进策略,而高收入国家则是“目标导向”。最后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6.
废荧光灯管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来源和社会来源,社会来源又包括居民来源,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机构来源,具有多来源的特性。废荧光灯管中含有汞,若不经过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开展,废荧光灯管作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的典型类别被强制分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废荧光灯管的产生情况、LED灯替代情况,并对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国内典型城市的废荧光管理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我国废荧光灯管的回收现状,从责任主体、责任划分、收集渠道、资金机制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为推动我国废荧光灯管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7.
文章介绍了含油固废来源、类型、产生量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含油固废管治存在的适宜技术少、 处理达标难,次生污染重、需系统治理,资源化途径少、难以推广利用和监管不到位、有效监管难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全生命周期防治、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确保本质环保和零污染事故发生,加大研发与政策支持、促进高质量低碳发展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88.
基于不同废污泥源的短程反硝化快速启动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星星  王超超  王垚  徐乐中  吴鹏 《环境科学》2020,41(8):3715-3724
为探究不同废污泥源快速启动短程反硝化和实现稳定NO_2~--N积累的可行性,在3个完全相同的SBR反应器(S1、S2和S3)分别接种:实验室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系统排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及河涌底泥,比较其短程反硝化启动快慢和NO_2~--N积累特性,考察系统短程反硝化活性和NO_3~--N→NO_2~--N转化性能,并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反应器功能菌群特征.结果表明,在乙酸钠为唯一碳源、高碱度和适宜COD/NO_3~--N比进水条件下,3个SBR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在短时间内均能够成功启动,系统平均NO_3~--N→NO_2~--N转化率为S1 S2 S3(75. 92% 73. 36% 69. 90%).同时发现持续低温条件下S1和S2呈现不同程度的短程反硝化性能恶化趋势,但S3能够稳定维持良好NO_2~--N积累性能.微生物高通量测序表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居PD系统主导地位,3个短程反硝化反应器NO_2~--N积累关键功能菌属Thauera属丰度差异明显:S3 S1 S2(25. 09% 4. 71% 3. 60%),表明S3具备稳定高效的NO_2~--N积累性能,同时高丰度Thauera属可能是维持低温短程反硝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9.
中国于2018年提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对某试点研究区域调研发现,近年来当地生活垃圾产量呈现高出城市人口发展速度,且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传统的预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垃圾产量的精细化管理需求,难以将当地垃圾处理能力的发展与产量增加的趋势相协调。因此,基于社会多元数据,构建对研究区域整体垃圾总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方案。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算法与LightGBM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获得了多元社会数据中与研究区域垃圾产生增长关联最为密切的几类特征数据,以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交叉验证调优,获得了MAE为1.48,MAPE为15.42%的生活垃圾产量精准预测模型。最终利用该模型预测,2025年该地的生活垃圾产量将达到17.23万t/a。  相似文献   
290.

为解决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和经验提出了煤矸石“无废”化目标。在分析我国煤矸石产生、分布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污降碳2个方面论述实现煤矸石“无废”化的必要性,阐述实现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的政策基础、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在建设绿色生态煤矿、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研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制定煤矸石综合利用产品标准4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快实现以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充填、采坑以及塌陷区回填生态修复为核心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化应用;构建“发电—有用(价)组分回收或利用—高性能建材或农业应用或矿井充填”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实现煤矸石中多组分梯级分质高值化利用,以保障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