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安全科学   387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1446篇
基础理论   214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26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肖秀芝 《安全》2004,25(5):33-34
防毒面具是有毒作业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设备,它所使用的化学滤毒盒,能将吸入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蒸气滤除,或将其浓度降低,保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我国的标准,通常将滤毒盒分为防有机气体、防氨气、防汞蒸气和防酸性气体(如氯气、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等).  相似文献   
992.
研制的环保型原油族组分-溶剂分离器是一种非常规玻璃蒸馏装置,在玻璃器皿内部加热多个原油族组分的有机溶液,在分离原油族组分和有毒溶剂的同时回收了溶剂,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减少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室内外空气真菌群落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中绝大多数真菌与人类的健康及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当空气真菌孢子进入人体之后,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引发各类疾病,全面了解城市空气真菌群落特征对于保护城市环境,控制城市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化植物是空气真菌主要的来源之一,因此研究城市空气真菌群落与绿化植物之间的关系可为城市绿化植物选择、树种配置和管理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分析了城市室内外空气真菌的群落特征,探讨了城市真菌群落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北极外,各地空气真菌的优势菌属均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一年中城市空气真菌浓度夏季高,冬季低;它主要受到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室内空气真菌的群落组成和数量特征及其动态变化都与城市室外空气真菌保持相对一致.但由于受室内特殊环境因素如房屋通风状况、卫生条件、房子结构及室内拥有者行为活动等的影响,室内空气真菌的优势菌属和浓度特征与室外真菌具有不同的特点.室内真菌总浓度高于室外,并以枝孢属和青霉属为优势菌属,适当的自然通风或使用空调等通风系统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真菌的浓度.文中最后指出了城市空气真菌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王伟 《劳动保护》2014,(12):86-87
<正>煤气作业时存在着中毒、着火、爆炸等危险,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杜绝煤气事故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保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即不向外部泄漏煤气,不向隔断装置的另一侧泄漏煤气;二是带煤气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三是煤气设备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控制好煤气区域的点火源;四是保持煤气设备附属设施完好。本文参照了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操作规程,列举了煤气作业中的部分隐患,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正日前受企业委托对5只超纯液氨罐式集装箱进行全面检验,依据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要求,该容器需要开罐、清洗和置换,达到检验条件后,方可进行检验。而容器一旦打开,外部空气进入,将会破坏容器内表面稳定的钝化层,目前国内还没有超纯液氨罐的钝化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容器内部盛装纯度达到99.99999%的液氨,国内也没有能将容器内部置换为纯度达到7个9真空度的工艺,整个钝化和置换过程都需要在国外完成,检验成本耗费巨大。依  相似文献   
996.
<正>我们通常了解到的冷烟火,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安全注意事项的,这也是为什么冷烟火不冷的说法,燃放冷烟火的电源不可接在短路保护装置(如空气开关等)后,而应接上专用电线在4米外燃放,观众应在6米外观看;燃放冷烟火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将其固定好,以防倒筒;燃放时有烟雾报警器的地方最好先关闭烟雾报警器,有地毯与地板砖的场地要在冷烟火底部加一块阻燃材料,亦可将地毯四周打湿,以防冷烟火燃放时冲底或烧坏地毯;在运输途中破损的冷烟火不应再使用,这类产品燃放时很可能会爆炸,应将其放在水中浸泡半天再深埋。  相似文献   
997.
<正>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一是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威胁生命或健康的规定浓度。有限空间由于通风不良、空气成分复杂,故与一般工作场所相比,存在更多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的危害程度更高。在许多情况下,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了规定浓度。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若作业人员未佩戴呼吸防护用品或呼吸防护用品因故障等原因失效,一旦短暂接触高浓度的有害物即会对大脑、心脏或肺部造成终身伤害,对作业人员构成生命威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构建16S/18S rDNA基因文库,分析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春季空气细菌和空气真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空气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蓝藻门(Cyanophy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主要为β-变形菌纲(71.04%)、γ-变形菌纲(12.03%)、α-变形菌纲(3.83%)、蓝藻纲(4.38%)、芽孢杆菌纲(3.28%)和鞘脂杆菌纲(2.19%),优势菌属是马赛菌属(Massilia 66.6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4.37%)、蓝丝细菌属(Cyanothece 3.83%)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 3.28%).空气真菌主要类群为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 61.18%),其次是接合菌纲(Zygomycetes 16.47%)、盘菌纲(Discomycetes 14.12%),优势菌属是核腔菌属(Pyrenophora 48.31%)、被孢霉属(Mortierella 15.7%)、缘刺盘菌属(Cheilymenia 12.4%)、Boothiomyces (4.5%).人工湿地空气微生物中未检测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但存在粘质沙雷氏菌(S. marc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 putid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 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 重污染期(2013年1月11—15日)北京大气ρ(TSP)和ρ(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426.34和363.46 μg/m3,分别是非污染期(2013年1月2—6日)的3.5和3.4倍;而重污染期TSP和PM10中ρ(无机元素)分别为36.38和18.67 μg/m3,是非污染期的2.2和1.6倍,低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升幅. 元素质量浓度特征和EF(富集因子)分析表明,Na、Mg、Al、K、Ca、Fe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元素质量浓度的90%以上,其EF均小于10,属地壳类元素,重污染期各元素质量浓度未明显升高;Mn、Cr和Ni 3种元素的EF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变化;重污染期PM10中w(Cd)(0.05%)、w(Zn)(3.34%)、w(As)(0.22%)、w(Pb)(3.54%)、w(Mo)(0.03%)、w(Sn)(0.14%)和w(Tl)(0.03%)明显升高,并且这7种元素重污染期与非污染期的质量浓度比值和EF都较高,其来源主要为燃煤、移动源、工业源和垃圾焚烧等人为源. 重污染期本地源对TSP和PM10的贡献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为分析车内苯系物污染对不同性别驾乘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对65辆轿车内空气中ρ(苯)、ρ(甲苯)、ρ(乙苯)和ρ(二甲苯)进行评价;提出车内苯的基本致癌风险浓度与危险致癌风险浓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中苯系物浓度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65辆轿车内空气中苯系物Hfz(综合非致癌指数)的最大值为0.44,低于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非致癌风险基本值(1),对乘客与司机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但苯对司机Hza(致癌指数)的平均值为129.3×10-6,致癌风险较高;苯对男性乘客、女性乘客、男性司机与女性司机的Cwx(危险致癌风险浓度)分别为450.0、470.0、67.5和70.4 μg/m3.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苯浓度标准限值对司机Hza的平均值为1.59×10-4,大于US EPA规定的苯致癌风险危险值(1×10-4),构成致癌危害;苯系物浓度标准限值对司机Hfz的平均值为1.15,构成非致癌危害. 轿车内空气中ρ(苯)、ρ(甲苯)、ρ(乙苯)和ρ(二甲苯)的合理限值分别为0.068、1.000、1.350和1.350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