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0 毫秒
521.
选择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4个年份的安徽省遥感影像,提取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数据,采用首位度、分维数、结构容量、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等指标对安徽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首位城市发展强劲,小城市发展不足,城市规模有向少数城市集中趋势,城市体系趋于复杂;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增速加快;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这些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4类。结合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分类结果认为,安徽省的区域差异在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总体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2.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MIT)作为防腐剂,广泛用于个人护理品、日用品和涂料中。MIT随着污水进入地表水循环,普遍存在于水体中,但目前关于MIT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作为受试对象,评价MIT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将受精后3 h的健康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梯度浓度的MIT下,观察其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用吖啶橙(AO)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48 h暴露浓度大于1.0 mg·L-1的胚胎孵化被显著抑制,72 h浓度大于1.52 mg·L-1的幼鱼心率显著降低,统计96 h幼鱼死亡和畸形数,并重复验证和计算得到96 h半致死浓度(96 h 50%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50)为6.15 mg·L-1,96 h半致畸浓度(96 h 50%teratogenesis concentration,96 h-TC50)为3.89 mg·L-1,测量96 h胚胎体长,分析最小生长抑制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 to inhibit growth,MCIG)为2.31 mg·L-1,AO染色显示72 h胚胎的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脑部和尾部。不同时期下镜检观察到,胚胎出现的畸形主要包括尾部发育不良,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和心包水肿。此外,高浓度处理组24 h胚胎自主抽动次数增加,72 h和96 h活动能力减弱,触碰反应迟钝。因此,推断MIT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有较大影响,同时有一定的神经毒性。根据《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判定MIT对斑马鱼胚胎为高毒,该毒性实验结果可为MIT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3.
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实验结果表明,低pH生物滤池对甲苯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甲苯废气进气流量为420L/h、进气甲苯质量浓度为200~700mg/m3时,稳定运行阶段,甲苯平均去除效率在98%以上,出气甲苯质量浓度为0~30mg/m3。低pH生物滤池中,CO2的产生量与甲苯降解量的比(物质的量比)为2.60,小于理论值3.35。经过长时间运行,低pH生物滤池内的优势微生物由刚开始接种时的以异养细菌为主演变为真菌为主,优势真菌菌株分别属于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优势异养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相似文献   
524.
为了将微生物处理羽毛工艺产业化,在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的基础上进行5L发酵罐工业小试研究,确定了放大发酵条件并根据发酵条件记录对发酵过程进行分析,推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及能量变化及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在通气气压为0.08MPa,空气流量为2.5L/min及恒温40℃的条件下,产物得率比摇瓶发酵提高了2~3倍,发酵周期缩短了1d。为羽毛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5.
含盐量与负荷对好氧颗粒中自养与异养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含盐量分别为2.5%和5%,有机负荷分别为8 kg COD/(m3·d) 和16 kg COD/(m3·d)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中自养菌和异养菌的成长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在高COD负荷条件下抗盐度的冲击能力要强于低负荷条件;(2)从4个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来看,含盐量对异养菌的影响要低于硝化自养菌;(3)在低负荷情况下,硝化自养菌为优势菌种,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NO-3-N要高于高负荷,而在高负荷情况下,异养菌为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52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质谱联用法对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对其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的71.6%,主要为肉豆蔻醚(23.4%)、黄樟素(19.4%)、异丁香甲醚(16.5%)、罗勒烯(5.4%)等.这些化合物同样作为刺异叶花椒果皮的主要成分,但其百分含量与叶中相比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27.
呼吸测量法测定废水中活性异养菌COD组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水中的活性异养菌(XH)会影响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动力学,过程模拟需要对其定量表征.通过2种方法对城市污水中XH进行呼吸测量,分别结合XH最大比呼吸速率参数(P方法)和细胞生长过程模型拟合(F方法)测定其中的XH-COD组分.结果表明,F方法的测量结果是P方法的0.6~0.9倍,两者存在一定的丰廿关性;对于含高XH、低易生物降解基质(RBCOD)的废水,呼吸测量得不到明显的呼吸速率指数上升段,影响F方法的测定结果,水样稀释和外加RBCOD是可行的改进办法.使用P方法得到某城市污水厂进水的XH-COD占总COD的23%~46%(平均31%),高于多数文献报道结果.  相似文献   
528.
以磷石膏为原料,采用自蒸养法制备了α半水石膏,通过XRD、三相组成及强度分析考察了关键工艺参数对α半水石膏的影响,并利用SEM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蒸养温度、蒸养时间、生石灰掺量、液固比、转晶剂种类均对α半水石膏的半水石膏相含量及强度有明显影响,其中蒸养温度影响最为显著;在蒸养温度为140℃、蒸养时间为6 h、生石灰掺量为0.5%(以磷石膏质量为基准)、液固比为0.4、转晶剂为0.1%(以磷石膏质量为基准)柠檬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得满足《α型高强石膏》(JC/T 2038—2010)中α25强度等级的高强石膏;该工艺条件下α半水石膏晶体发育不完整,大部分呈碎晶状,仅有少量呈有缺陷的短柱状。  相似文献   
529.
杨垒  陈宁  任勇翔  崔珅  汪旭晖  肖倩  郭淋凯 《环境科学》2019,40(8):3713-3721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过程存在工艺流程复杂、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基建与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以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异养硝化细菌Acinetobacter junii NP1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同步脱氮除磷性能、影响因子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P1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能力,氨氮最大去除率达99. 12%,反应过程只有少量的硝化中间产物积累,并且能够耐受较高的氨氮负荷.菌株NP1同时具有良好的好氧反硝化特性,能够利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行生长代谢,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 40%和95. 10%.此外,菌株NP1异养硝化过程还伴随着同步的聚磷作用,适当的氮磷比有利于氮磷的同步去除,当氮磷比为5∶1时,最大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9. 21%和88. 35%.菌株NP1生长特性符合Logistic模型(R~2 0. 99),氮素和磷酸盐降解过程则与修饰的Compertz模型相匹配(R~2 0. 99),拟合所得氮和磷酸盐最大转化速率R_m为:氨氮硝氮亚硝氮,迟滞时间t_0为:硝氮亚硝氮氨氮.通过基质降解动力学以及氮磷去除率分析,最佳条件是碳源为琥珀酸钠、C/N=10、T=30℃以及r=160 r·min~(-1).  相似文献   
530.
为研究亚热带次生林不同土壤呼吸组分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及土壤呼吸组分的温度敏感性,于2010-03-2014-02进行了4 a的野外观测试验.设置了4个随机区组,每个区组设置断根和不断根处理,在断根小区四周挖壕沟以防止根系进入断根小区.采用Li-8100便携式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观测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并同步观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结果表明,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异规律,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速率量值极显著(P0.001)高于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速率量值.4 a观测期间不断根处理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2.59±0.48)μmol·(m2·s)-1,而断根处理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74±0.28)μmol·(m2·s)-1.不同年份观测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年份异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呼吸中的异养组分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可用比例函数方程拟合,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为65.9%,自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为34.1%,异养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呈线性下降趋势.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均可用指数方程拟合,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低于自养呼吸的Q10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