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3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637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54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工业区环境空气中47项VOCs指标的预警值。根据VOCs污染物的有毒有害性和异味特征、浓度特征和光化学活性特征,分别定义了T-特征污染物、C-特征污染物和O-特征污染物,并提出了各类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将VOCs预警值和特征污染物筛选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工业园区在线监测点,结果显示预警值较为适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预警目标;特征污染物筛选结果合理,且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各站点周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992.
谢谚 《化工环保》2019,39(6):608-613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的溢油风险,提出企业在厂区雨水系统、外排口、涉水生产设施、环境敏感受体、溢油事故应急处置5类场景下的溢油监测需求,总结了溢油监测技术的类型和特点,介绍了可见光、红外、紫外、荧光、高光谱、微波辐射、雷达、电磁能量吸收等溢油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优缺点。提出:企业溢油监测系统可分为企业内部溢油风险分级管控监测、企业边界的溢油风险报警监测、敏感环境监视的风险预警监测、溢油事故应急救援的溢油处置监测4个层次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93.
浙江省杭州市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以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借力"城市大脑",按照"一张图"理念建设应急指挥"智慧中枢",以期实现横向贯通、纵向比较、在线监测和智能预警的安全城市。  相似文献   
994.
为降低降雨引发排土场滑坡的风险,提出更加科学、实用的降雨滑坡预警准则,以贵州某矿山排土场的实际情况为例,建立排土场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并基于FLAC3D软件,对安全系数与边坡位移的关系以及降雨与边坡位移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排土场滑坡的主要因素,且降雨影响具有滞后性,降雨量可作为排土场滑坡的预警指标;排土场滑坡预警等级与排土场安全系数存在密切相关性,可根据排土场安全系数确定滑坡红、橙、黄、蓝预警等级;可根据模拟结果确定降雨引发排土场滑坡的预警准则。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排土场滑坡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5.
996.
采用生物行为传感器获取青鳉鱼的行为数据时,青鳉鱼个体差异会导致采集到的原始电信号在时空特性下完全不同。重要的行为特征往往被隐藏在原始信号中,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无法实时而有效地提取到这些特征。针对这个问题,观察并记录了暴露实验前后青鳉鱼的行为变化,提出了一种可以高效表征行为特征的直方图统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对应人眼观测到的暴露实验前后鱼的行为变化趋势,同时也为后续异常行为识别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陈莉  班晋  王承伟 《灾害学》2020,(4):54-60
以连续5 d日平均气温负距平超过1倍标准差为标准,对黑龙江省冬季异常冷气候事件进行了判断。经普查,黑龙江省1961-2018年冬季共发生52次异常冷气候事件,累计天数427 d。1961-1986年为高发期,平均年发生1.35次,次均天数为8.7 d;1987-2008年为低发期,平均年发生0.32次,次均天数为9d;2009-2018年为较高发生期,平均年发生1次,次均天数为5.9 d。在异常冷气候事件低发期,发生次数较少,但每次事件持续时间更长。最近10年异常冷气候事件发生较多,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以0.3个标准差作为等级划分标准,1961-2018年该省冬季发生一级、二级、三级异常冷气候事件分别为13次、17次、22次,其中一级多发生在1986年前。为了揭示异常冷气候事件发生的天气气候机制,分析了该事件与月尺度同期环流指数异常的对应关系。北半球极涡面积异常偏大、极涡强度异常偏强、东亚槽位置异常偏西和AO异常负位相与异常冷气候事件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12月、1月的北半球极涡面积,12月东亚槽位置,1、2月东亚槽强度和2月AO,为研究该省异常冷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傍晚到夜间贺兰山沿山特大致洪极值暴雨展开研究,分析了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及其影响,并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贺兰山地形对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强厄尔尼诺结束后的盛夏,大气环流形势发展异常,8月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高温、高湿、高能控制,副高的快速进退和冷平流的入侵,触发暖湿不稳定能量强烈聚集与快速释放,导致特大暴雨的爆发。其发生在200hPa高空急流分流区即强辐散区、中空西南气流的高温高湿区、低空偏南急流轴左侧流场最大弯曲处的强暖平流区、850hPa偏东大风速轴南侧的风速辐合区,天气尺度强迫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中,500hPa短波槽与700hPa、850hPa低涡切变线和偏南偏东急流以及地面气旋式切变辐合线共同作用是其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贺兰山地形对特大暴雨的发生有明显的增幅效应,主要是贺兰山地形阻挡与强迫抬升作用,促使低涡切变强烈发展从而影响了降水范围、强降水落区及其中心位置等。  相似文献   
999.
江苏省太湖应急防控形势及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8年-2010年来太湖水质状况、蓝藻暴发状况及影响因素、湖泛发生状况及成因、蓝藻生长对湖体水质的影响、蓝藻与湖泛对饮用水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简述了环保、建设、水利、气象、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在监测预警、供水保障、调水引流、打捞蓝藻、生态清淤、控源截污、人工增雨、统筹协调等方面团结协作、多措并...  相似文献   
1000.
浙江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预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比较多地省级及城市的大气重污染预案和分析浙江省大气重污染预警工作情况及一次大气重污染预警案例来研究省级大气重污染应急。结果表明,省级应急预案在机构组织和职责、预警分级以及应急措施3个方面有需完善的地方,并且在区域应急联动方面的内容相对缺乏。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建议可以通过构建畅通应急信息交流渠道、设定符合地区污染特征的预警分级以及科学安排多城市应急联动减排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省级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