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772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用滚筒焚烧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金  丁园 《福建环境》2003,20(4):54-56
论述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工艺——滚筒焚烧处理工艺形成过程,并获得了处理江西德兴市异VC钠有限公司生产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40—50万mg/L)的工艺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燃气节能烤烟系统中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及方案是“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的一个专题。文中针对国内烟叶初烤温度控制的现状,并根据本系统所特有的直接换热方式,研制出单片计算机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调节木煤气的流量来实现烤房温度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ASMs模型中异养菌减衰系数之间的关系及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水协(IAWQ)推出的ASM1、ASM2、ASM2D号模型中描述微生物的衰亡过程采用了死亡-再生模式,而ASM3号模型中描述微生物的衰亡则采用了传统减衰模式,文章从两种减衰模式的机理出发,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详细推导了两种减衰模式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此得出了异养菌传统减衰系数bH'和死亡-再生减衰系数bH的测定计算方法。文中在20℃条件下,对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实际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异养菌减衰系数bH'和bH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分别为0.20和0.50。  相似文献   
14.
利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预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首先必须确定其参数和水质组分。采用间歇活性污泥法和呼吸计量法对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异养菌产率系数γ_H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活性污泥法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差,试验控制条件比较严格;呼吸计量法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重现性良好,因而,呼吸计量法是比较可行的γ_H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进行底泥修复的试验,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1(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1(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0000个·g-1(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00个·g-1(以干泥计).但是,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6):49-53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技术利用农村的秸秆,杂草及木屑等生物质,经过一系列干馏热解过程。可产出优质的可供居民生活用气的可燃气、工业用的优质碳、焦油及化工产品。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带来了较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上周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可再生资源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的农林生态系统正承受巨大的人口压力,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将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因此,实现生物质的集约化可持续利用,应当成为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异养 电极 生物膜联合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工艺 ,该反应器以异养反硝化为主 ,通过电化学段脱除异养段后水中残留的甲醇或硝酸盐、亚硝酸盐氮 .进水中碳氮比 (质量比 )从 2 2— 2 9,都可保证出水中既无亚硝酸盐积累现象 ,也无残留的甲醇 ,但甲醇略为过量时可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2 4℃时处理硝酸盐氮浓度 40mg L的进水 ,反应器最大脱硝负荷为 47g (m3 ·h) .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利用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生物质能的使用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阐述生物质、生物质能定义和优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生物质资源量及其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生物质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认为现阶段我国生物质的利用应该注意国家政策的支持、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宣传力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