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773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与利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木质生物质微波热解具有反应速率快、易于控制、安全无污染等优点,但是存在产物分布不均和经济价值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质能的全面与高效利用。系统地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组分的结构,详细阐述了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热解机制,并比较了微波热解与传统热解的差异,探讨了微波热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微波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的产物分布。此外,介绍不同种类催化剂(碳基材料、分子筛、金属氧化物等)在促进生物质微波热解中的作用,可以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优化微波热解产物的种类分布,并促进选择性生产特定高值化学品,以实现木质纤维素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最后,对木质纤维素热解未来研究方向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2.
石油化工产品是制备众多生活和生产用品,如化妆品、润滑油、塑料制品、合成纤维等的原材料,这使得人类对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各种化学品的依赖非常严重。基于此,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受到了广泛关注。生物质定向热解可选择性地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已成为目前全球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对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多种常见的高附加值化学品进行了系统地概述,首先总结了热解原料、热解方式、预处理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条件对目标高附加值产物的影响规律,然后分析了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目标产物的反应路径,最后对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平台化学品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3.
中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清单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年各省市生物质的消耗资料,结合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所排放的SO2、NOx、NH3、CH4、EC、OC、VOC、CO、CO2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排放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中南地区的各省市;各种生物质燃烧对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贡献差异很大,其中秸秆和薪柴是最主要来源;单位面积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的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中南围绕中国的主要农业产地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44.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trophic nitrifying bacteria in MB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udy presented the method for isolating the heterotrophic nitrifier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Continuous tests via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were operated under the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proliferate the nitrifiers. Heterotrophic nitrifying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ystem in which the efficiency of total nitrogen(TN) removal was up to 80%. Since no autotrophic ammonium and nitrite oxidizers could b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oxidized-N production was unlikely to be catalyzed by autotrophic nitrifiers during the heterotrophic nitrifiers‘ isolation in this study. The batch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solate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were able to nitrify. After 3 weeks incubation,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COD removal by the three isolated bacterial strains B1,B2 and B3 were 52.6%, 71.7%, and 77.7%, respectively.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TN removal by B1, B2, and B3 were 35.6%, 61.2% and 68.7%,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45.
农作物秸秆燃烧PM2.5排放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农作物秸秆燃烧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燃烧形式,已是大气细粒子的来源之一.建立了实验室模拟-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并利用这一系统测定了浙江、四川、河南、河北、北京(主要粮食产区)五地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秸秆燃烧过程中PM2.5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实验室模拟明火燃烧的w(PM2.5)为7.2~39.0 g/kg,与文献[5],[7]~[8]中野外燃烧结果相似,表明两者燃烧状态具有相似性;排放因子受秸秆燃烧状态影响显著,闷火燃烧为明火燃烧的2.4~11.5倍;同时,农作物种类不同PM2.5排放因子也存在明显差别;而排放因子随秸秆生长地域变化比较小.   相似文献   
946.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增长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赤潮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0.2×104mL-1、0.4×104mL-1和0.8×104mL-1)对3种藻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均有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提高,3种藻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缩短,但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7.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水体异养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未经固定的新鲜样品与用不同固定剂固定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及不同染色条件包括染色时间、新鲜样品添加与不添加RNA酶或柠檬酸钾,对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近岸海水与淡水中的异养细菌的影响,认为现场计数水体中异养细菌细胞,可省略固定和酶解等步骤,在大大节省时间和财力的同时而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48.
具有N_2O控逸能力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BTB平板培养基以及硝化-反硝化性能测定,从实验室驯化成熟的SBR反应器中筛选出3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其中WYLW1-6菌株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尤为突出,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Biolog测定,该菌株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摇瓶培养时,对该菌株设计L4(23)的正交试验,结果发现,菌株WYLW1-6投加到水中后启动迅速,且生长适应性强,优选条件下,其氨氮最大去除率可达95.21%.用发酵罐对其扩大培养测定N2O逸出量,表明该菌脱氮效果良好,NH4+-N去除率达到97.19%,TN去除率为96.63%,N2O逸出量为1.849 2 mg,其中N2O-N量为1.176 8 mg,N2O-N量占水中脱除TN量的0.598%.菌株WYLW1-6能够独立完成生物脱氮的全过程,高效脱氮的同时N2O逸出量低.该菌可用于构建一个低NO逸出的高效脱氮菌系,从而实现NO生物控逸.  相似文献   
949.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MIT)作为防腐剂,广泛用于个人护理品、日用品和涂料中。MIT随着污水进入地表水循环,普遍存在于水体中,但目前关于MIT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作为受试对象,评价MIT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将受精后3 h的健康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梯度浓度的MIT下,观察其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用吖啶橙(AO)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48 h暴露浓度大于1.0 mg·L-1的胚胎孵化被显著抑制,72 h浓度大于1.52 mg·L-1的幼鱼心率显著降低,统计96 h幼鱼死亡和畸形数,并重复验证和计算得到96 h半致死浓度(96 h 50%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50)为6.15 mg·L-1,96 h半致畸浓度(96 h 50%teratogenesis concentration,96 h-TC50)为3.89 mg·L-1,测量96 h胚胎体长,分析最小生长抑制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 to inhibit growth,MCIG)为2.31 mg·L-1,AO染色显示72 h胚胎的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脑部和尾部。不同时期下镜检观察到,胚胎出现的畸形主要包括尾部发育不良,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和心包水肿。此外,高浓度处理组24 h胚胎自主抽动次数增加,72 h和96 h活动能力减弱,触碰反应迟钝。因此,推断MIT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有较大影响,同时有一定的神经毒性。根据《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判定MIT对斑马鱼胚胎为高毒,该毒性实验结果可为MIT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0.
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实验结果表明,低pH生物滤池对甲苯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甲苯废气进气流量为420L/h、进气甲苯质量浓度为200~700mg/m3时,稳定运行阶段,甲苯平均去除效率在98%以上,出气甲苯质量浓度为0~30mg/m3。低pH生物滤池中,CO2的产生量与甲苯降解量的比(物质的量比)为2.60,小于理论值3.35。经过长时间运行,低pH生物滤池内的优势微生物由刚开始接种时的以异养细菌为主演变为真菌为主,优势真菌菌株分别属于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优势异养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