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43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53篇
综合类   948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49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针对化工园区危险性变化特点,讨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及其研究现状,从企业安全情况、整体安全规划、应急救援、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给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广义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提出了基于可变集对模糊集的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模型。应用表明:可变集对模糊评价模型充分利用广义集对分析理论与可变模糊集的优势,科学、合理,为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2.
微震灾害分级是判别及处理高风险采场的关键。为了预测并防治采空区失稳导致的灾害,结合用沙坝矿引进的IMS微震监测系统,首先统计矿山尺度的微震活动性特征,将主要采场进行分区。然后分析各分区的最大潜在震级及其重现时间、微震扩散率、微震劲度比、能量频次等特征。最后结合采场微震灾害风险性分级标准对各分区风险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微震事件的能量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进行灾害风险性分级的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63.
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技术促进了养猪业的高效发展,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为正确识别养猪场恶臭物质组成、建立基于关键致臭物质的恶臭气体预测模型、感官评估恶臭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对天津市某养猪场母猪舍、育肥舍及舍外的恶臭气体进行采样.应用GC-MS,分析物质组成;根据阈稀释倍数计算结果,确定关键致臭物质;通过研究各组分对复合恶臭的影响,建立复合恶臭气体预测模型;结合臭气浓度与人群实际心理感受,提出养猪场厌恶临界点.结果表明:①该养猪场共检出恶臭物质48种,各类型恶臭物质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w(氨)> w(含氧烃)> w(硫化物)> w(烷烃)> w(卤代烃)> w(烯烃)> w(芳香烃).②该养猪场关键致臭物质为氨与乙醇,其中氨对复合臭气浓度的影响最大.③养猪场复合恶臭气体预测模型为O=0.34I1+0.75I2+5.81(其中,O为复合臭气浓度指数,I1、I2分别为乙醇和氨的恶臭气体指数),经实际样品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④养猪场气味属厌恶范畴,厌恶程度随臭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⑤养猪场厌恶临界点为13,即臭气浓度大于13时,就会对人群产生干扰.研究显示,养猪场恶臭气体组成复杂,对人群的干扰可以用愉悦度进行评价,根据关键致臭物质可以预测感官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964.
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和氮沉降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采用原位试验的方法,选择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低水位(-75 cm)、中水位(-69 cm)、高水位(-39 cm)〕和氮添加〔缺氮处理(430 g/m2)、空白对照(0 g/m2)、低氮(4.32 g/m2)、中氮(8.64 g/m2)、高氮(17.28 g/m2)〕(其中缺氮处理添加量以碳元素含量计,其余处理以氮元素含量计),研究升金湖消落带湿地物种丰富度、陌上菅(Carex thunbergii)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对地下水位和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地下水位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氮添加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和陌上菅比根长、根比表面积及根组织密度;地下水位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陌上菅比根长和根平均直径影响显著(P < 0.05);相对而言,水位对陌上菅的影响大于氮添加.②地下水位对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升高会降低陌上菅地上生物量、根系比根长和根组织密度,同时增加其根平均直径和根比表面积,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在空白对照处理下,相比于低水位,高水位下陌上菅地上生物量、比根长和根组织密度分别降低了97.6%、46.1%、86.1%,根平均直径和根比表面积分别增加了326.1%、198.5%.③氮添加主要影响陌上菅根系形态学指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陌上菅比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根组织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高水位条件下,相比于空白对照,低氮处理下陌上菅比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分别减少了36.1%、41.8%,陌上菅根组织密度增加了182.4%,且差异显著(P < 0.05).研究显示,地下水位升高与氮添加对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陌上菅比根长的影响呈相互抵消的态势,这体现了土壤水分增加对陌上菅生长的胁迫作用;水位升高和氮添加对根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协同效应,揭示了在水位胁迫条件下陌上菅对养分获取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5.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紧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气环境容量紧缺度计算模型,以福建省为例,根据福建省各个地区2011—2016年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测算福建省内各个地区的SO_2、NO_x、PM_(10)环境容量紧缺度指数.结果显示:从时间尺度来看,各地区大气环境容量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尺度来看,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厦门、福州、泉州地区SO_2、NO_x、PM_(10)紧缺度比其它地区偏高,厦门地区SO_2、NO_x紧缺程度更为显著.其它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紧缺度相对较低,可以适当加大大气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966.
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选取上海南汇东滩的滩涂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年的烟气脱硫石膏修复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0、15、30、45和60 t/hm2)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和对绿化乔木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烟气脱硫石膏作为滨海盐渍土改良剂的重金属安全性.结果表明:施加适量烟气脱硫石膏显著降低了滨海盐渍土的pH和ESP(碱化度),增加了对植物生长有利的Ca2+和SO42-含量,减少盐渍土中对植物生长有害的Na+和Cl-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了植物的株高和胸径.与对照处理相比,烟气脱硫石膏处理的土壤pH和ESP分别降低了5.7%~14.4%和16.7%~59.4%;土壤水溶性Na+和Cl-的含量降低了25.8%~64.4%和16.7%~59.5%,而土壤水溶性Ca2+和SO42-含量分别增加了4.08~31.30倍和9.83~23.33倍.施用烟气脱硫石膏2 a后,土壤速效氮与对照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处理下降了35.6%~41.1%和21.9%~48.5%.烟气脱硫石膏施用量为60 t/hm2时,银杏和紫薇的株高分别增长了25.1%和34.7%,胸径分别增加了64.5%和35.2%.施用烟气脱硫石膏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处理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小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研究显示,烟气脱硫石膏应用于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为滨海城市贡献绿色耕地或绿化用地.   相似文献   
967.
贴近度法是一种模糊评价方法,现如今,在水质评价中已被大量使用。为了合理设定水质监测断面,节约监测成本,以吉林省松花江干流为研究区,用贴近度法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12个监测断面进行优化,并结合水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修正,优化后监测断面减少为8个并已用t值检验法完成检验。而水质在优化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贴近度法在优化水质监测断面中是十分实用的。  相似文献   
968.
地下水弥散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祺  丁厚灿 《四川环境》1998,17(3):63-65,9
本文通过野外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地下水含水层的弥散参数,为建立准确可靠的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提供依据,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和四川省5个受紫茎泽兰入侵的样地中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5个样地采得本地植物87种,其中常见本地植物32种,隶属19科31属.紫茎泽兰入侵造成5种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除样地d外,其他样地紫茎泽兰入侵的样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而紫茎泽兰入侵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有所不同,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趋势较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群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0.
群落中物种多度格局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生态学研究中对其重视不够;多度格局研究早在30年代就开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了重要发展;现已建立了多种多度格局模型,它们各有所长;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对群落结构研究更具意义;在多度格局研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