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4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59篇 |
综合类 | 637篇 |
基础理论 | 193篇 |
污染及防治 | 114篇 |
评价与监测 | 85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探究影响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火灾后剩余轴压承载力的因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温度场和力学场分析模型。通过建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计算长度、空心率、受火时间、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荷载偏心率是影响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火灾后剩余轴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其影响规律为: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随计算长度、空心率、荷载偏心率、受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参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该类构件火灾后剩余轴压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的精度较高,与数值程序计算结果相近,可为此类构件火灾后剩余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2.
为研究非均匀火灾作用下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剩余承载力,在合理采用钢材和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前提下,基于ABAQUS建立了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柱相继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并依据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面、相对两面受火状态下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工作机理分析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受火方式对构件温度场及受力机理影响较大;受火时间、截面边长、防火保护层厚度是构件非均匀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参数。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回归了两种受火方式下方钢管轴压短柱剩余承载力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可为该类构件在火灾后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本文采用下行式匀浆法填充内径为25—250 μm,有效长度为100 mm和150 mm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填料为3 μm C18修饰的多孔硅球. 经实验条件优化,匀浆溶剂是体积比为9 : 1丙酮/甲醇,匀浆浓度的变化范围为5—30 mg·mL−1. 在此条件下,色谱柱的柱效随柱内径减小而提高. 通过比较Van Deemter方程中A、B和C项系数与毛细管内径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柱内径减小,A项的系数呈线性减小的趋势,B和C项的系数与内径无明显关系. 在最佳流速下,内径为25 μm毛细管柱的折合塔板高度低至2.25,接近理论塔板高度. 相似文献
954.
相对于生化反硝化,吸附法对${fbox{}}{rm{NO}}_3^{-} $ 的去除速率更快. 自然胶体对${rm{NO}}_3^{-} $ 的吸附能力有限,研发高效、低成本、制备流程简便的${rm{NO}}_3^{-} $ 吸附剂具有重要价值. 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改性活性炭(GAC),提升其Zeta电位,实现对${rm{NO}}_3^{-} $ 的高效吸附,并通过改性前后材料的形貌表征,探究其对水中${rm{NO}}_3^{-} $ 的吸附机制. 结果表明,pDADMAC负载到了活性炭表面,pDADMAC-GAC表面Zeta电位在pH=4—12范围内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rm{NO}}_3^{-} $ 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pDADMAC改性后的活性炭(pDADMAC-GAC)对${rm{NO}}_3^{-} $ 的吸附量明显提高,约为改性前的3.36—5.06倍. pDADMAC-GAC对${rm{NO}}_3^{-} $ 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在25 ℃、 pH=6、初始${rm{NO}}_3^{-} $ 浓度为15 mg∙L-1条件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pDADMAC-GAC对硝酸盐的最大吸附量为3.26 mg∙g-1.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最好,表明其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 重复性和干扰性实验表明,pDADMAC-GAC具有可重复利用性,水中共存的${rm{SO}}_4^{2-} $ 、${rm{H}}_2 {rm{PO}}_4^- $ 和Cl− 阴离子对${rm{NO}}_3^{-} $ 吸附有一定干扰. 综上,pDADMAC-GAC具有作为优良的${rm{NO}}_3^{-} $ 阴离子吸附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5.
建立了罐采样、吸附剂辅助电子制冷预浓缩-柱箱制冷GCMS/FID同时测定大气中11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样品经填充吸附剂的电子制冷预浓缩系统除水、除CO2、浓缩和热脱附后,采用柱箱制冷及GCMS/FID的多维切割单元,将5种C2-C3组分切到二维色谱柱进行分离并进入FID检测,甲醛及其他111种VOCs组分留在一维色谱柱进行分离并进入MS检测,甲醛采用SIM模式检测,其余化合物采用Scan模式检测。FID采用外标法定量,MS采用内标法定量。考查了预浓缩系统条件、多维切割条件、质谱条件、气相条件等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常温柱箱法和柱箱制冷法的效果,并评估了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方法性能。117种VOCs在0.5—20 nmol·mol−1(甲醛2.5—100 nmol·mo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24—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71—0.718 μg·m−3,定量限为0.284—2.872 μg·m−3。 相似文献
956.
磷酸盐含量是控制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吸附是一种高效、清洁和经济的除磷技术。采用铈改性净水污泥吸附去除磷酸盐,考察了铈负载量、投加量、pH、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磷酸盐的影响,探讨了可能的吸附机理及吸附材料循环再生能力。结果表明,铈改性净水污泥吸附磷酸盐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量为69.43 mg·g−1,吸附速率受内扩散、边界层效应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在Cl−、NO3−、CO32−、SO42−等共存离子干扰下,铈改性净水污泥具备选择性吸附磷酸盐的能力。在进行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材料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下降了25.4%。吸附机制主要为磷酸盐与羟基以及含铈基团的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套箍加固RC轴压中长柱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分析方法,采用切线模量理论,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和内外力平衡条件,推导了套箍加固RC轴压中长柱的弹塑性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均低于实测值,且二者的偏差在15%以内。根据所推导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了核心柱初始荷载水平β、柱子长细比l0/b、套箍层混凝土强度、套箍层配筋量四种参数对加固柱承载力Nu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u总体上随β增大而减小,当β<0.7时,减小趋势不够明显,β>0.7后,减小趋势变得明显;l0/b对Nu有明显影响,Nu随l0/b的增大而减小,但二者不是线性关系;Nu随套箍层混凝土强度提高而增大,随套箍层配筋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58.
大气成分遥感是监测临近空间全球变化、保障生存空间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NO2被视为描述人类活动强度的直接指标。掌握中国NO2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管控和空气质量精准预报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5P卫星TROPOMI传感器的对流层NO2柱浓度的校正数据,并结合地面站点NO2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划分了中国重点城市NO2排放类型,分析了城市对流层NO2柱浓度的年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TROPOMI NO2对流层柱浓度数据与地面站点实测NO2浓度显著相关,利用TROPOMI NO2柱浓度数据进行城市排放研究可行;(2)基于聚类分析及机关性分析,结合中国气候带分布将重点城市划分为12个NO2排放类型;(3)31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季节排序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O2柱浓... 相似文献
959.
NO2是重要的痕量气体,对其监测有助于大气污染治理。本文基于Sentinel-5P大气污染监测卫星提供的对流层NO2浓度数据和总NO2浓度数据,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分析了2018~2021年间中国大气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使用OLS模型揭示了中国地区NO2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我国对流层NO2浓度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格局,东中部城市群对流层NO2柱浓度水平明显呈现冬高夏低、春秋过渡的季节特征,西部大部分城市的四季变化不明显。北京、深圳、上海3所城市NO2柱浓度分布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圈层结构。OLS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NO2浓度变化受到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城市化程度是影响NO2排放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60.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泊,因水产养殖等社会经济活动需要,淀内高密度建设围堤围埝,不利于水体交换,影响了水体环境和生态功能.基于MIKE 21软件,构建了白洋淀二维水动力模拟模型,选取水力滞留时间、滞水区面积比、流线分布均匀度等指标,提出了水体交换能力综合改善率计算方法,模拟了基准与低、中、高3种围堤围埝拆除强度情景的水体交换能力变化,进行了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与基准情景相比,3种拆除强度情景下,流线分布均匀度均有增加,滞水区面积比分别减少6.17%、9.04%、9.24%,水力滞留时间分别缩短约1、2、3 d,水体交换能力综合改善率分别为34.37%、42.84%、47.25%,3种拆除情景对水体交换能力提升均有明显效果.本研究可为湖泊阻水构筑物拆除方案比选提供技术方法,为湖泊水体交换能力提升、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